“既然出不去,在咱们本土研究不是也挺好,你们学院已经是国内最为先进的了。”桂月不太理解她非要出去的执拗。
林向晚神色逐渐严肃,说起专业,心底的那丝不清楚的烦闷很快被排挤到不显眼的角落,她说着行业发展,神情越发专注:“……六十年代,我们的芯片虽属后发,比起欧美还不至于落后太多,但如今十几年过去,芯片行业已有断代差距。而且,差距正在加速拉大,我们要学前沿科技,必须到最先进的实验室里去……”
她还没说,差异不仅在科技领域,在产业方面体现的更为明显。当前,半导体行业科技、产业两层皮脱节问题已很严重,那些出访归来的科学家们感悟极少能转化为生产力,林向晚很清楚的是,在未来,这种脱节还会更严重。
直到几十年后,整个行业被西方国家封喉,痛定思痛,才艰难地走上追赶之路。
在那时,无数行业大佬扼腕叹息,遗憾过往错失的机会。
林向晚在这行业多年,很清楚那种受制于人的痛。
她讲得专注,吴桂月听得却分了神。
越过林向晚的肩膀,桂月透过门窗,隐约看见外面一抹熟悉的人影,一闪而过。
再看眼前人儿,吴桂月眼里浮现了然。
*
林向晚自觉有个优点。
即遇上烦恼,或想不通的事,她则不去想,搁置一旁,把注意力集中到更有意义,且不让她烦心的事上:比如,留学。
打定了注意,办法总是有的。
林向晚记起上次酒会中葛教授所说,那个审批留洋访学项目的人似乎和林医生很熟。
林瀚对她的到来,显得非常高兴。
不同于他到T大时林向晚的接应,在医院大楼外,林瀚得知她来了,当即和同事交了班,热情地请她到附近最好的莫斯科餐厅。
白磁盘子里的红菜汤,烈得耀眼。
林向晚听着他谈笑风生,讲述见闻趣事,暗自走神,琢磨着有求于人的事,该怎么开口。
不料,林瀚先一步看出了她心事,温和道:“向晚,我不把你当外人,你怎的对我反而见外了呢?”
林向晚一怔,略带惭愧,将留学审批的事说出,还未等她提及报酬,林瀚已笑道:
“原来是为这,我还以为多大的事,你放心,我记心里了,尽全力办。”
林向晚起身:“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这回,林瀚倒没谦虚表示不客气,而是直视着她,笑容显示他此刻心情极好:“别着急,来日方长,有的是需要你回报的机会。”
林瀚果真不是开玩笑,事情还没见丝毫进展,他已等在实验室门口,预备索求“回报”。
他带了一摞英文教材,换下白大褂,身穿淡蓝色衬衫,斜倚在木质门框外侧,笑道:“林老师,我来报道了。”
他要的第一件回报,便是让林向晚教他英语。
二人找了间空教室,林向晚听着他别扭的发音,感叹:“作为第一外语是俄语的人,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不选苏联呢?”
林瀚直视她,笑容灿然:“我要和你去同一个地方。”
“别闹。”林向晚皱眉。
林瀚瞬间恢复了正经:“虽然换语言辛苦了些,但我有种直觉…”
他手指点了点教材中地图某处,“去这里,更有前景。”
那根手指又往一侧移动几厘米,随即摇头,表示不看好。
林向晚愕然,惊讶于一个外科医生在这方面的敏锐。
“所以,我们有着共同的方向和目标。”
林瀚那张白净的脸庞上又恢复笑意,他笑起来,眼睛会弯起,在浓密的睫毛衬托下,眼珠黑亮。
这双眼睛,神色后世她记忆中的某个网红,林向晚记得那人账号下最为常见的粉丝评论:说他有双含情脉脉的桃花眼。
特别是某人有意为之,林向晚觉得这种诡异的暧昧,让她很不适。
于是乎,她找上吕静,直言:“麻烦你和那位林医生传个话,之前托他帮忙的事,不必再继续了。”
“什么?”
吕静一头雾水。
林向晚嗔怪似的瞥她一眼,解释:“之前不是托你找林医生假扮了几次相亲对象么,够了,这种事到此为止,你赶紧告诉他,以后大家就当朋友正常相处,不用再扮演了,太奇怪了。”
光是想想他在教室里的眼神,林向晚就觉得尴尬得要掉鸡皮疙瘩。
吕静瞪大了眼,越往后听,表情越发诡异。
听她说完,嘴角抽搐几下,追问:“怎么奇怪了?”
林向晚:“唉,不就是他最近总是找我,让我帮他补习么!唉,你说这事也赶巧了,本来我想着怪尴尬的,大家就不提了,一阵子不见,过段时间自然就忘了……”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