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名园秘事> 第十八章小荣儿密报消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小荣儿密报消息(2 / 3)

破天荒的。但是苏萍对小慧说的“姐妹相称”的一番话,却不敢对其他宫女说。她深知若是由她挑头扰乱了封建秩序,这个社会必不容她。

最早荣儿给小慧透漏的消息是太后给苏萍指婚。那回是礼亲王的福晋来给太后请安,闲扯淡时触动了太后的灵感,想要把苏萍指配给萨穆多萨贝子。荣儿在一旁听了由衷的替萍主儿高兴,瞅准个机会把这事告诉了小慧,临完了没忘记找补一句:“你就说是你听说的,可别把我卖出来,要不然我担的沉重可大了。”这才有了前文小慧那句话:“姐姐大喜了,我听他们御前的说,老太后要给姐姐指婚了。”

这之后军机处报称萨穆多阵亡,太后指婚落空,趁太后惋惜烦闷的当儿,李莲英轻描淡写的说了句“奴才斗胆多嘴……”把太后的目光引向张日新,这才有了后来的颐和园合卺这场热闹,这一幕一幕,荣儿比谁都看得清楚。

这一天有位秦御史觐见。进了乐寿堂欲言又止,往左右看了看。太后明白了,对周围这些人说:“你们都下去吧。”

众人无声地退出,但是太后手里还托着水烟袋,荣儿只好征询地看了看她,太后朝她点了点手,意思是:你留下。

这位御史参奏的是李鸿章结党营私。

秦御史是清流派的人。他说长期以来李鸿章贿买权臣、贿买地方大员,广植党羽已是尽人皆知。说李鸿章一向无中生有夸大敌情,靡费国帑购置军火,既扩充自己实力,又贪污中饱。还专门提到李鸿章近来和一个新招募的张日新上下其手沆瀣一气,假借研发新兵器之名虚报成本疯狂敛财,而张日新之妻苏萍现已成为李鸿章安插在太后身边的卧底和耳目。此外还着重说到李鸿章吃空额、克扣军饷、借买军舰和大炮之机吃洋人的回扣,其家资早已超过前朝的和珅。总之吧,都是要命的罪过。

最后秦御史说:“当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而今国库空虚度支艰难,臣呈请朝廷将李鸿章明正典刑,清洗其党羽,抄没其家产以充国库,庶可解当下财政之艰难。”

其实太后素知清流派和李鸿章积怨甚深,所以每回清流派的人数说李鸿章的种种不是,她在心里都要大大的打个折扣,未必全信。唯独秦御史所言“抄没家产充实国库”着实让她心里动了一动。她想到了颐和园和她的寿典。

最后太后和颜悦色地说:“我都知道了,你先下去吧。今儿个说的,可不许对外边乱讲。”

李鸿章是死是活荣儿才不管呢,问题是李鸿章若是倒了少说得牵连几百人,萍主儿的男人张参领是首当其冲的,这事得尽快让萍主儿知道,以便及时想办法。她怕小慧学舌不清,所以第二天还是在太后午睡时、还是在知春亭把这事告诉了苏萍。

苏萍听了低头沉思许久,想,要说抄没李鸿章家产,历史上并无此事,直到他死后也没有籍没抄家的事。即将发生的中日战争只能靠他,战后的议和仍然只能靠他,他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正史只记载大事件,暗中曾否清查他的党羽,暗中曾否调查他的家产?这都难说。尤其是秦御史撺掇太后查抄他的家产充实国库,这对朝廷是多大的诱惑!要是日新在其中担了什么嫌疑,人家把他抓起来审一通甚至当个替罪羊,也是难免的……

想至此苏萍深深谢了荣儿,心里思绪万千,想,日新再进宫时无论如何也得劝他快点儿结束手里的工作,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防止夜长梦多、事久生变。

停了一停荣儿又说:“有件事我早想提醒萍主儿,派给你们的小太监小满子,靠不住。有一天我看见在德和园北墙外边的夹道里,宁亲王在跟小满子说话,小满子毕恭毕敬垂手听着,连连点头,见我从东边经过就立刻停住了。宫里的规矩,不允许内侍和外官勾结,这是祖宗的成法,谁也不能违背,若被人发现要送敬事房的。萍主儿您想,小满子要是没有什么贪图,能不顾宫里的规矩跟宁王走得那么近吗?再说了,他不是御前,宁王能通过他探听什么?怕是盯上萍主儿了吧!”

苏萍听了这话只觉得浑身发冷,联想到小慧说小满子特别留意自己的双肩包,看来今天荣儿的猜测不无道理。

最初见到小满子的时候,苏萍很可怜他。苏萍想:在我的时代,这么大的孩子应该正在读高中,正是贪玩儿的年纪。他不幸而生在清朝,被净身为奴送进宫里,过的是没有尊严的生活,若不是因为家里有迈不过去的坎儿,他的父母何至于忍心让他走上这条道儿?所以苏萍一直善待小满子。

苏萍还注意到,小满子很巴结小慧,口口声声叫她姐姐,小慧却不待见他。

虽然同为宫里的奴才,小慧的地位却稍有不同,她的编制属于御前宫女,属于上差。太后把她指派给苏萍以后她的身份仍没改变。她的穿戴与别的宫女稍有区别,例如她的鞋允许绣花,别的宫女却不许,这就是身份的标志。如果走在御街之上,除了有品级的太监以外,其余的太监不论长幼都得给她让路。年长的太监对待御前宫女都会和颜悦色而且有求必应,小太监则以认御前宫女作姐姐为荣。只是小慧为什么不待见小满子,苏萍一时也猜不透。

苏萍想:就算小满子真的监视我,我也不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