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第四百三十一章:船太大,难调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一章:船太大,难调头(2 / 3)

块料。

所以他只准备好了解决兼容性问题的程序,然后静待事情的变化。

韩元相信,上面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芯片、工业软件、底层系统,相信任何一个国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都不会将这些东西交给其他国家。

果不其然,这个判断是对的,或者说,是他一步步引诱导致的。

在他开始制备纳米级芯片,并宣布会制造碳基芯片的时候,变化就开始了。

先是各种针对性的调研,然后是国内的工x部等部门联合一些顶级院士,华威、中科、国电等芯片企业以及一些头部互联网企业召开了一场商议会

会议的主题就是商议能否使用即将出现的碳基芯片取代硅基芯片,以及三进制这条路是否能走等等问题。

毕竟谁都希望芯片这种东西能自产,也希望手机电脑的系统能自产,特别是到当看到希望就在眼前时。

只不过在商讨和调研后,答案却让人很纠结,或者说很绝望。

替代其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替代过程中,以及替代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让人绝望。

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更有民生、外交等各方面的。

因为碳基芯片的背后是计算机进制的改变,是二进制改三进制,两者互不兼容。

其中最困难的点在于软件系统的兼容性、以及软硬件之间的兼容性这两个问题。

汉语智能系统和各种用英文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不兼容,以及三进制的机器语言无法控制二进制机器设备是整个变革中最大两个问题。

汉语智能系统和各种用英文编程语言编写软件不兼容,这意味着如果使用汉语智能系统的话,那么这个系统上所有软件都得重新用汉语智能编程语言编写

而三进制的机器语言无法控制二进制机器设备这个的问题更大。

这意味如果手机、电脑或者其他设备使用碳基芯片的话,可以说是无法控制现有的任何智能设备的。

这不是说更换一块芯片就完事了的,而是目前但凡应用了逻辑门的设备,全都是建立在二进制上的,它的控制电流就只有高电平和零电平这两种。

三进制机器语言传递给他的中间电平它压根就不认,这样会导致设备无法控制,无法正常运行。

要解决这些问题,太难,不仅需要耗费及其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而且整个过程可以说的上是走钢丝,甚至完全可以说是在走头发丝。

特别是华国是一个庞然大物,国内公司无数。

无论大小,基本都和互联网挂钩。

这就像无数艘在海上行驶的亿万吨油轮一样,原本大家都是一起沿着二进制这条航线走的现在其中属于华国部分的油轮却想要全部停下然后调头驶向另外一条路,谈何容易。

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各种问题,而且可以说只要出现问题就是灾难性的。

本国经济受到重创都是轻的,严重的话直接重创整个世界。

以华国的体量,是完全有这个可能的。

当然,在商讨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解决三进制和二进制的兼容性问题,然后进行试点运行,再推广这一办法。

毕竟这样能稳妥很多,而且即便是有问题也能停止。

但问题在于汉语智能编程语言以及适应于三进制的芯片都才出来不就,甚至还不到两年的时间。

这点时间,别说解决三进制和二进制的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了,全世界彻底研究透了汉语智能编程语言以及适应于三进制的芯片的国家都没有。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当这个想法被一度搁置的时候,元初实验室按照韩元的计划公布了手中的兼容性程序。

在检测和确认这个程序几乎可以完美的让汉语智能系统兼容用英文编程语言编写出来的软件程序和控制硬件后,华威站出来当了这个试验兵。

反正他们的高端芯片都死翘翘了,试一下又何妨。

而后这一试,就试出来了个评分高达四百七十万的怪物。

从记忆中回过神来,韩元将注意力继续放到碳基芯片的检测上。

芯片的针对性检测这种事情急也没用,只能一步一步来,除非像现实一样用大量的人力和设备来进行弥补。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同时针对多块芯片进行各种检测需要花费大量科技积分兑换对应的设备,与其将科技积分用在这个上面,还不如等待检测完成后直接兑换碳基芯片。

毕竟耗费科技积分从系统商城中兑换出来的芯片保质还保量。

只需要你兑换的芯片本身检测合格没有问题,那么从商城中兑换出来的芯片也百分百没问题。

在这一块,这个系统还从没有出现过问题,可以说是相当可靠的。

花费了接近十天时间,耗费了总计一百零三块碳基芯片,损坏了三十七片,韩元总算完成了针对碳基芯片的大大小小各种测试。

检测的结果还是相当让人满意的,除了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异程度超乎韩元的预计外,芯片的残次率,电路稳定性等各种缺陷项测试也都在标准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