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不同的分离手段虽然不错,但也还是有缺点的。
和普通晶格的镍粉一样,‘六方最密堆积’晶格的镍粉同样会融化在‘六方晶格区分剂’里面。
只不过它的溶解速度会满上许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外界的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比如外界的温度越低,具备‘六方最密堆积’晶格的镍粉在溶剂中的溶解速度就越慢。
这些都是可以利用起来。
但终究无法避免的是,它一样会溶解在‘六方晶格区分剂’里面。
这就是损失,而且损失其实相当大。
按照理论上的数据来进行计算。
一百公斤的混合型镍粉中,如果里面的普通晶格镍粉和‘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粉各占据一半,也就是各自都有五十公斤。
那么通过这种手段进行分离出来的‘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粉,只有不到三十五公斤。
甚至会更少。
外界因素、溶解时间,溶液的饱和度以及溶解面等等都会影响最终的产量。
.......
等到韩元将手中的‘六方晶格区分剂’稀释调配到适宜的浓度时,研磨机中的镍砖也研磨的差不多了。
谷纲
韩元带上了防护设备,将研磨出来的细碎粉末整理出来。
称量,取量,融入稀释过的药剂中。
药剂和镍粉的量,都是要一一对应的。
如果‘六方晶格区分剂’的量多了,那么会导致混合镍粉里面的‘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粉被大量溶解。
而‘六方晶格区分剂’的量少了,混合镍粉里面的普通晶格镍粉会溶解的不完全,会导致最终的伽马镍里面带有杂质,影响质量。
如果把控不好比列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六方晶格区分剂’的量比混合镍粉要多一些。
保证里面的普通晶格镍粉会全部溶解这是最好的。
哪怕里面的特殊形态镍粉会被溶解掉一部分,但这样能保证最后提炼出来的γ镍的纯度。
当然,对于韩元来说,溶剂和镍粉的配比并不是问题。
脑海中的知识信息里面有经过了无数次实验才摸索出来的最佳配比。
他只需要最优按照配比来进行调配和处理就行了。
......
碾磨好的镍粉和稀释配比好的‘六方晶格区分剂’混合在一起。
而装载两者的容器则放在一個类似于冰箱一样的设备里面。
这个设备可以调控温度。
因为温度将低后,无论是普通晶格的镍粉还是‘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粉的溶解速度都会被降低。
不过这个降低的速度其实也有限,粉末形态的混合镍粉和溶液的反应速度相当快。
肉眼可见的,淡红色溶液颜色在迅速褪去。
虽然温度降低了,但镍砖被韩元磨成了粉末,增大了接触面积。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如果将镍砖整个或者简单的破碎一下丢进溶剂中,那么在溶解时速度过慢。
混合在普通晶格镍中的‘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会在漫长的溶解时间中一起融化。
而镍砖虽然研磨成了镍粉,但因为两者的性质不同,溶解速度也不同。
所以只要把握好外界条件和溶解时间,‘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还是能保存下来的。
........
混合镍粉融入溶剂中后,韩元就恰着秒表计算着时间。
时间一到,容器设备中的‘六方晶格区分剂’就被他迅速倒了出来。
容器中的液体在经过一块致密结构的白布后,溶解了普通晶格镍的‘六方晶格区分剂’透过白布滴落到白布下面的容器中。
而留在白布上的,就是分离出来的‘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了。
稍稍等待几秒,让白布上的液体流干净后,韩元又拿起了准备好的水枪,冲洗着白布上的‘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
这是要去掉‘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表面残留的‘六方晶格区分剂’,防止它残留在上面继续溶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清晰完成后,残留在白布上面的‘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就被韩元收集了起来。
而剩下的混合镍粉,也都一一通过了这样的流程,将里面的普通晶格镍和‘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分离了出来。
当然,分离后溶解在‘六方晶格区分剂’里面的普通镍,也是可以不浪费的。
通过调配药剂,可以像提炼黄金一样,将里面的镍离子提炼出来,重新利用。
.......
处理完成,分离出来的‘六方最密堆积’晶格镍被韩元收集了起来,一起堆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
容器真空,可以放置里面的镍过快的氧化。
而另一边韩元则取了一些样本,带到了化学实验室进行检测。
透过光学放大镜,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些细小颗粒状的镍粉颗粒表面有着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
有的少一些,有的多一些。
这是被‘六方晶格区分剂’腐蚀的痕迹。
至于为什么腐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