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第三百六十章:再次来到泰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章:再次来到泰山(2 / 3)

闪电的温度低,是因为电荷量本身就远低于正常雷雨云。

颜色呈现出红绿两色,也是因为被电离的空气离子的原因,毕竟即便是没有电推进发动机的尾焰,正常闪电也有彩色的。

想到这,韩元瞬间就明白了。

亏得他之前还在想是不是这颗星球上有什么隐藏的文明在阻止他探测全球探测太空什么的。

感情是他想多了。

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后,韩元也放松了下来。

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这种黑科技一般的推进器他是不可能放弃的。

除非他现在能脑海中的初级磁场反重力科技弄出来,并弄出来配套的小型核聚变装置提供能源。

否则他是不可能放弃这种发动机技术的。

电磁型推进系统他能换掉,但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不可能。

不换电推进发动机,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显然。

航天飞机的发射,他能做到选择白天出太阳的时候,但降落不是他选择的,而是早已经做好了预设的程序自动调控的。

就像这次将卫星送上近地轨道返回遭遇台风一样,后面的发射,遭遇阴天,降雨天是很正常的事情。

特别是后续他还会将发射地点搬到华国泰山。

这样一来,在发射降落的时候遭遇到阴天,降雨天的可能性会更大。

然而航天飞机降落时喷射处理来的大量空气离子,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些空气离子在空气中演变成一条离子通道,随时可能引动云层携带的海量电荷,进而演变成闪电,沿着离子通道击中航天飞机。

这对于航天飞机降落的安全性,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哪怕因此形成的闪电在能量温度电压等各方面都远逊于普通的闪电,也会对航天飞机造成破坏的。

航天飞机顶部碎成乌龟王八裂的保护材料就在眼前,都还没更换的,更别提那些已经彻底烧坏了的敏感电子元件了。

之前想着阴雨天降落能对航天飞机做测试的flag果然灵验了。

航天飞机正常返回了,问题也出现了,他又有事忙碌了。

“ε=(′ο`*)))唉。”

韩元叹了口气,转而离开了控制室。

得想个法子消除掉离子通道的影响,或者说降低雷电对于航天飞机的伤害了。

如果每一次的起飞降落都这样折腾一次,他也遭不住。

........

针对航天飞机穿越云层时大概率会遭雷劈的事情,韩元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他没有办法消除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形成空气离子通道,但有办法降低雷电对于航天飞机的影响。

办法很简单,参考高楼大厦以及普通民航客机对于雷电的处理方式就行了。

他设计和制造的航天飞机,表面的保护材料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犹如乌龟壳一样一块一块的拼接而成的,中间的缝隙采用的是合金材料及铆钉进行固定处理。

只需要稍作改动就可以让其变成避雷针,也就是所谓的导电。

如果雷电击中航天飞机,那么由改动后的金属材料将其导出去就行了,这样一来,表面覆盖的保护材料及航天飞机本体就不会收到影响了。

但这样做还有一个麻烦点。

那就是没法消除雷电击中航天飞机后形成强磁场。

这是避雷针没法消除的,甚至会因为改动避雷针遍布航天飞机整体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磁场的影响。

所以韩元还得想一个办法,让敏感电子元件不受到磁场的影响,或者削弱磁场的影响。

至少要维持敏感电子元件不会因为磁场而烧掉。

哪怕它会因磁场而暂时停止工作也没问题。

毕竟因雷电而形成强磁场存在的时间很短,顶天了不会超过五秒钟的时间。

五秒钟的时间如果使核心元件停机,那将是致命的问题,但对于部署在外面的电子元件来说并不算很长。

部署在保护材料下,甚至是**露在外面的敏感元件对于航天飞机整体而言并非关键核心的,即便是停机五秒,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顶多就是一些不要么重要的信息的采集会受一些影响而已。

对于如何保护这些敏感元件,这对于韩元来说同样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比较耗费时间。

韩元想的办法是在敏感元件前加一个不影响元件正常工作的微型隔断器。

这种隔断器可以检查磁场、电流、电压等各种信息,是‘碳基集成电路板制备知识信息’中的东西,本来是应用于芯片上的,被他单独拿出来了。

除了隔断器外,还可以对敏感元件周边做一个环境保护处理,或者将一部分可以挪移的敏感元件往航天飞机里面挪一下位置。

雷电形成的强磁场只会覆盖航天飞机表面,并不会对里面的元件造成影响,挪移位置也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是无法完全解决而已。

毕竟有一些敏感元件需要部署在表面或者保护材料底部。

......

花费了两天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