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从医经验、亲尝亲试所采草药,为写《备急千金要方》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时间推移终于等来了大唐盛世,孙思邈便又在长安和各地医家交流医术,后来被李世民召入到太医署进行授课。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
李世民皇帝想授予孙思邈爵位,但被他拒绝。
在从太医署离开,便周游全国各地,寻找各地有效药方。
最后著成《备急千金要方》。
史书上记载,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写《备急千金药方》呢?
孙思邈是这样说的: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李明轩比较理解这句话,也就是讲,人命非常的珍贵,比千金还要贵,如果有一剂良方能够救治人的性命的话,那它的功德也会重于千金。
孙思邈局是因为这个原因便写下了《千金方》。
当然,这神奇的说法和孙思邈心有志向有关,但是此时李明轩面前的孙思邈还没有写下影响着后世的《千金方》。
“公子怪哉,找老夫不为看病,问老夫为何行医,公子倒是第一人。”
李明轩的行为虽然奇怪,但是孙思邈也不是迂腐之人,看着李明轩想着问题道:
“立志从医,大概是灾荒年里死的人太多了,老夫又看不惯中原的百姓遭受疾苦,便去学医了。
只是可惜老夫愚笨,用了常人数倍的时间,才能走出来帮人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