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摊主规定的时间便到了。
一些没猜出来的人,胡乱写了答案交给摊主,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只能黯然叹惜。
解对五道灯谜的人屈指可数,好在定远伯世子也在其中。
罗宛夏轻舒一口气,对着未婚夫婿表达了一番崇拜赞美之意,引得定远伯世子神色开怀,一时间更加自信。
摊主公布接下来的灯谜猜法。接下来还有十道灯谜,这次是让大家一起猜,谁先得出谜底算谁的,最后猜出最多者获得灯王。
“小老儿这里有一柱粗香,等会儿将它点燃。若是香燃尽,而十道谜底未全被解出,则灯王无人得。”
摊主笑眯眯地为大家解释规则。
罗宛秋心里评价道:奸商。
十道写着灯谜的木牌一一亮出。
摊主用响亮的声音为大家念出谜面。
“第一道谜面:春雨连绵妻独宿。猜一字。”
谜面一出,众人还在冥思苦想,王佑安便出声道:“一二三四的一字”
“这位公子猜对了!”摊主点头称是,又继续道:“第二道谜面:黄绢妇幼,外孙齑臼。猜一词”
话音刚落,王佑安又道:“谜底为:绝妙好辞。”
摊主又点头表示肯定。
随着一道道谜面的念出,王佑安每次都猜得又快又准,让旁人毫无可乘之机。
解到第九道时,摊主已有些惊讶,他这些谜面都是精挑细选过的,专选那种偏僻难猜的,没想到前九道都被这位公子猜了出来。
摊主念出最后一道,心想这可是他好不容易寻到的一则,请了好多夫子都没猜出来,难不成这位公子还能猜到?
“第十道谜面: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秋日灿红萤火飞。猜一字。”
王佑安听后,沉思起来,果然未能立即答出。围观之人也在思索,却没有什么头绪。
场面一时之间有些安静,只有香炉中缓缓冒着轻烟。
摊主有些得意,正想着今日的灯王算是保住了,王佑安却扬声答道:“是苏字。”脸上带着笃定的笑容。
大家没猜出来,见王佑安又是第一人,不免好奇。因此都看着摊主,等他公布结果。
摊主惊讶他能猜出,只得无奈道:“这位公子猜得不错,正是苏字。看来今日灯王花落谁家,已经有定论了。”
说着,便将中央的牡丹花灯小心提起,送到了王佑安手中。
王佑安接过花灯,又递给罗宛秋,羡煞了一众女子。
罗宛秋接过来,细细打量,果然做工十分精致。烛火映照出花瓣艳丽的红,微微颤动着像是微风拂过,不愧它灯王的称号。
罗宛夏看着这一幕,心中难掩恼怒。
她从前只听说过那王家公子是痨病鬼,却不想他长得这幅模样,会解这么多灯谜,还对罗宛秋这样好。
对她好又如何!反正活不长久,未来也是要做寡妇的!
罗宛秋这样想着,心里又好受些。
她想着定远伯世子没猜出灯谜,此刻应当正是沮丧,想转头安慰几句,却看见她难以理解的一幕:她的未婚夫竟含笑迎上了罗宛秋的未婚夫。
罗宛夏赶紧凑了上去。
定远伯世子先是问了王佑安的名字,然后态度热切了许多,两人的交谈十分融洽。
准确来说,是定远伯世子面含欣赏,想与王佑安多交谈几句,甚至想邀他去茶楼喝茶详谈。
定远伯世子姓刘名文远,年纪虚长王佑安三岁。他很是推崇的周夫子在王佑安所在书院的任教,他考取功名后,和这位周夫子也常有书信往来。
刘文远曾听周夫子说过,他的学生王佑安,精通诗书,过目不忘,乃是个十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只可惜他身子不好,受不得秋闱一场三昼夜的苦,因此浪费了这身天赋。
如今见到王佑安本人,刘文远却觉得此人远没有那样病弱,谈吐之间更是出口成章、别有风华。
听到他说将要参加秋闱时,刘文远更是有心想要结交,于是再三邀请他上楼喝茶。
王佑安却因要陪未婚妻逛街,委婉拒绝了邀请。
“原来是有佳人在侧。”
刘文远听闻王佑安拒绝,心有不悦,转而朝罗宛秋看过来,“方才听你唤宛夏二姐姐,想来便是罗府的三小姐了?”
罗宛秋冷淡应声。
她不喜此人眼中隐含的审视意味,因此不是很想搭理他。
刘文远眉头一皱,不过一个庶女,身无二两肉,样貌也是清汤寡水,居然还如此无礼。
因昨晚梦境所致,罗宛夏原本对罗宛秋还有几分畏惧。但她性子骄纵,又天生记吃不记打,此刻见罗宛秋如此态度,又忍不住作妖。
“三妹妹之前养在偏院里,性子粗直,前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