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章 探病(1 / 2)

进入四月,最紧要的事,当然是荀爽的病情。

为了争取时间布置讨董的后手,老人家暂时没有向外宣布,每天强撑着病体处理政务。

东汉政治体制中的三公虽然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背锅侠的角色,但作为外朝领袖,仍然能在各个环节发挥不小的影响力。

国贼董卓此时远离中央,大好机会,荀爽不想在病榻上度过。

所以在旁人看来,慈明公精神矍铄,风采依旧,还是那个大汉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知道真相的外人,也就王允,郑泰,何颙,徐嘉树这寥寥数人。

趁着休沐的日子,徐嘉树约荀攸一起上门看望荀爽。

这也是【ntr曹老板谋士团计划】的一部分。

“公达兄,慈明公的病怎么样了?”,徐嘉树主动开启话题。

毕竟荀攸很少主动开口。

嗯.喝酒之后除外。

“我非医者。”

清醒状态下的荀公达就是这样惜字如金的说话风格,只说前半句,往往要留半句给你猜,也就是所谓的思维跳跃。

如果没有对上电波,想和这种人交朋友,难度确实是挺大的。

但是徐嘉树显然不会在乎这些,荀攸这种等级的人才,放游戏里,他恨不得所有武将一起上门登庸,住在他家就不走了。

别说三顾,三十顾都乐此不疲!

一路上,二人的画风大概就是,徐嘉树不停地问,荀攸不停地答。

“据说张仲景医术通神,不如请他来为慈明公看看?”

怎么治荀爽的病,徐嘉树是做过功课的——所谓“建安三神医”,华佗是沛国谯县人,和曹老板是老乡,习惯在民间行医,可惜其人踪迹缥缈难寻,一个月的时间要找到还要请来,基本不太可能。

而董奉寂寂无名,应该是还没出生。

只有张仲景,因为家里荫庇,是举过孝廉的,在尚书台打听一圈,认识他的人还不少。

可惜徐嘉树知道的,荀攸也早就知道了。

“张仲景人在荆州。”

“我愿意遣人去请!”

荀攸看了他一眼,“他有官职在身。”

其实何颙也曾和荀攸提过张仲景,两人是南阳同乡,交情颇深,他还对张仲景说过“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这样的话。

但是人家现在在刘表麾下任职,怎么也不可能弃官不做,到长安来的。

而且在荀攸看来,长安并非没有良医。

只是荀爽已经是古稀之年,这个年纪,任何小病落在身上,都是难以治愈的沉疴。

所谓医不治死,荀爽真正需要的是返老还童的仙丹,而不是一味治病的药方。

“.”

唯一的希望破灭,徐嘉树也变不出别的招数,两人就这样沉默着走到司空府。

老门房见是荀攸,连忙开门,一边还感叹道:“公子,慈明公最近不太舒服,我们都担心得紧,您快去看看吧”

“不要多嘴”,荀攸低声喝斥,“若是让外人知晓,你担不起干系。”

他这副罕见的作态,吓得老门房不敢再提。

但这话荀攸分明是听进去了,他快步走进府中,身后的徐嘉树赶紧跟上。

和宴会那次比起来,在家的荀爽像是被抽掉了脊梁,彻底没了那股笔直如令的气概。

他静静地躺在榻上,难得像一个普通的六十多岁老头子。

看到叔公这样,荀攸用力抿着嘴唇,眉头紧皱,更加得沉默寡言,只有荀爽问起来,才会回话,宛如一个反映模块故障的机器人。

“子茂有所不知”,荀爽笑道,“公达小时候可不是这么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这孩子十三岁的时候,我族兄荀昙去世,一个叫张权的故吏,主动找来要为他守墓。”,老人家缓了口气继续道:“公达对我侄子荀衢说,此人脸上神色反常,许是做了什么奸猾之事,荀衢晚上盘问,果然他是因杀人逃亡,想用守墓来藏身”

人家爷孙之间回忆往事,徐嘉树也只能在旁边说好话,“公达兄聪慧天成。”

“叔公记性真好”,荀攸轻声道:“这些事我自己都忘了。”

不仅是这些早慧的故事,准确地说,小时候的一切,荀攸都不太愿意回忆——那是一段黯淡的时光。

几年内,父母和祖父相继去世,他只记得守孝时住的草庐又漏风又漏雨,那股无孔不入的湿冷空气始终盘旋在他的身上,他的骨髓里,直到现在,也没有一刻散去过。

“你这孺子!”,荀爽笑骂道:“说什么记性好,我难道老糊涂了不成!”

荀攸摇摇头,“叔公不老。”

“哼”,对这个闷葫芦侄孙一点办法也没有,看到一旁的徐嘉树有些尴尬,荀爽又问他:“蔡伯喈的身体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