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早你带着礼物去一趟谢府吧。”走了几步,赵云正想着谢朱玉很信赖赵仲义,去上一趟也无妨。
至少证明赵家也是有诚意的。
赵仲义带了很多吃食,玩具……
两个孩子首先很高兴。
谢府上下就看着,这孩子们怎么看到叔父比父亲还要高兴。
真是奇哉怪哉。
谢朱玉似乎知道赵仲义会来这一趟,所以很是平静。
让着进屋之后,梁美英打了招呼,便离开了。
“嫂嫂,若是想在这边住下来,那便住下来。等到想回来的时候再回来。我知道您是过来陪谢夫人的。”赵仲义反其道而行
之。
谢朱玉眉目之间微微惊讶,“是要住些日子的。暂时不归。郡王府一切都可好?”
赵仲义将昨夜发生之事完整说了一遍,“嫂嫂不必担心,事已至此,谁也是拦不住的。”
谢朱玉对赵云正更为失望,昨夜他竟然留宿在孙蝶儿那,“他是一点儿都不在意郡王府的名声了吗?”
“若不是郡王府打了孙娘子十多板子,只会传的越来越难听。”赵仲义心中嘲讽无限,赵云正这么自私的人,怎会在意别人的感受。
从谢朱玉的眼神当中,赵仲义看到了浓浓的失望。
他知道这辈子,此生,谢
朱玉都不会与赵云正和好了。
谢朱玉笑笑,淡淡说道:“你是想说算是给我出气了?”
“那嫂嫂有没有气消一些?”赵仲义只觉得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劲儿。
谢朱玉很是淡然的一句,“我并不当意。”
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都在她意料之中。
事情发展比她想象的还要顺利。
赵仲义会心一笑,喝了一盏茶,吃了些干果,走的时候谢朱玉送了他新衣新靴,还给柔娘子也是一套的。
郡王府其他人早就给添置过的。
这是谢朱玉格外的一点心意。
赵仲义试了试鞋子,合脚还舒适,他
满心欢喜地离开了。
他觉得这世上除了母亲,谢朱玉第一个对她好的人。
年说来就来。
热闹那自不必说。
孩子们嚷嚷着压岁钱。
鞭炮声半个月彼此起伏。
走亲戚,吃席面……
元宵节灯会,谢朱玉与张嬷嬷、如兰、徐管家带着两个孩子出来逛灯会。
谢朱玉猜了两个灯谜,便是为两个孩子赢了两个花灯。
一行人走街串巷的玩了不少把戏。
谢朱玉脚走累了,如兰提议吃上一碗小汤圆。
但两个小祖宗非要看杂耍,徐管家与张嬷嬷便是带着去了。
就在附近,不要走远,倒也放心
。
谢朱玉带着如兰吃小芝麻馅的汤圆,甜滋滋的……
她有些感慨,她很庆幸重活一次。
她可以自由的在外逛庙会,猜灯谜,吃汤圆……混迹在这人山人海的热闹当中。
她终于不觉得自己是孤魂野鬼,自己真正是个普通人。
她再也不必看婆母的脸色,也不必忍受下人的嘲讽。
她的母亲,她的阿姊都还好好活着。
庆幸,一切都觉得幸运。
一道熟悉的人影坐在了她的对面,来人依旧风华绝代,就算穿着朴素,也难掩芳华。
四目相对,他与平常不同的语气道了一句:“你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