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的回击很快。
有网友刷新了下活动界面,就看到第二篇短篇已经出现。
作品名:《最后一片叶子》!
作者:小白!
看到第二篇的作者后,网友们一时间还没能反应过来。
小白?
第二篇又是小白!
“真的假的?又是小白写的?卧靠!”
“夫子第二篇短篇还是小白写的,太夸张了吧!连续两篇,不会是我眼花看错了吧!”
“《最后一片叶子》,不知道与《项链》相比如何,如果可以达到《项链》的水准,夫子第二局又赢了。”
“甚至不需要达到《项链》的水准,有五分之四的质量就可以,这么短的时间,可以写出两篇超高质量的短篇,已经很逆天了。”
“我怎么有种感觉,小白这波要逆天啊!他可能会书写传奇。”
“先看看这篇吧!”
“别忘了,与他对垒的可是五年前在短篇领域搅动风云的千山鸟,实力不容小觑。”
“我赌一包威龙辣条,千山鸟的新作《未来》绝对不如小白的这篇《最后一片叶子》,不服来战。”
“我加一包老京都雪糕,我站千山鸟,小白能写出《项链》已经足够逆天,这篇绝对不可能比千山鸟的新作还要好。”
“……”
夫子文化出版社第二篇短篇的作者,还是小白,瞬间就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轰动。
网友们讨论着。
有人看好小白,毕竟第一局他已经用《项链》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谁敢小觑谁倒霉。
也有不少人不看好小白,毕竟能写出一篇精彩绝伦的短篇已经十分的匪夷所思,难道还能再来一篇?再加上千山鸟的新作《未来》的确不错,比他以往的作品进步很大。
……
京都大学文学院。
一间公开课大教室内。
胡定军正在给本科的学生们上公开课。
这是京大的教授们必须要完成的学校委派任务,有的教授会让下面到的学生去讲,有的则会亲自去讲。
老胡属于后者。
这节公开课,是很早之前学院就定下来了。
老胡一开始准备的课程是,浅讲欧洲上个世纪的社会动乱对文学的影响,可前几天他看完好学生李小白,给他看的参加征文大赛的短篇《项链》后,临时改变了授课的课程。
反正讲什么都是他决定的,想换就换,不需要提前给谁报备,只需要让夏薇再做一次新课件就行。
上一个课件也是她做的。
“短篇之王征文,同学们都听说了吧!”胡定军打开教室的电脑后,对着大教室内坐的满满堂堂的学生说道。
老胡的公开课,一直都是座无虚席,因为他上课不会特别死板的讲那些书本上的东西,而是用特别有趣的方式来授课。
学生们不仅喜欢听,还能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每年报他研究生的学生非常多,算是京大文学院的热门导师之一。
学生们点点头:“知道!”
“知道的话我就不多介绍了。”胡定军站在讲桌后面,面容和蔼可亲:“里面有好几位作者的,还是很值得研究和讨论的,这节课我们就去淘淘金。”
来了!
来了!
来了!
学生们兴奋起来。
果然还是那个不会照着课件念的胡教授,知道我们喜欢什么,不似那些古板的老古董……学生们一边拿出手机搜索‘短篇征文’的活动页面,一边在心里为老胡点赞。
现场解读,临场解说,这才是学生们喜欢上的课啊!
而不是那些照着课件念的课。
讲台上。
老胡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与教室的授课电脑链接在一起,把电脑界面投放到投影屏幕上。
这样是为了方便他接下来的讲课。
也不知道小混蛋的《项链》发布了没有……胡定军点开活动界面,看到夫子文化出版社列出的名字愣住了。
最后一片叶子?
不是项链吗?
他记得李小白给他看的名字叫《项链》,全书都是围绕着项链展开的。
怎么……变了?
老胡挠挠头,然后他就看到,在《最后一片叶子》的上面还有一篇短篇,名字正是他曾看过的《项链》。
不是变了,而是夫子文化出版社提前发了。
小混蛋,居然还藏私……老胡嘟囔着点开《最后一片叶子》。
叶子就叶子,正好《项链》他已经看过了。
这样的话,课件就没有用了,他是让夏薇照着《项链》整理的课件。
思绪想着,老胡已经进入阅读模式。
【苏艾和琼珊在一座矮墩墩的三层砖屋的顶楼设立了她们的画室。“琼珊”是琼娜的昵称……】
老胡的阅读速度并不慢,可在读这篇的时候,阅读速度却慢了下来。
开头的背景介绍内容中规中矩,开头的内容介绍也并不复杂。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潜蹑着,用他的冰冷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