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是难民之中唯一有马车,所以他们一抵达城外就吸足了视线,时不时就会有妇人抱着孩子前来要吃的。
她都没有给。
“大宝娘。”李春花挤过人群向盛宁挥手,“你们可算是来了,没想到这里聚集这么多逃难的人,现在进不去怎么办啊?我男人的腿伤。”
“这里这么多人,说不定有懂医的。”得想办法进去才行,就算不换马车也得给季谨阳买药。
只在王青明那里准备了半个月的药而已,还需得半个月的药。
想到这里,盛宁从商城买了一个扩音器,30文钱。
然后在季谨阳和李春花的帮助下,她站到马车的车顶上,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扩音器的音量,然后开始喊话。
“请大家安静一下!”
盛宁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到每个难民的耳朵里,清晰而响亮。
难民们被这道响亮的声音吓了一跳,在找到声音的来源时,渐渐地安静下来,注视着不远处站在车顶上披风随风翻动的女子。
完全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让声音这么响亮的,怕是城内的百姓都听得到。
“咱们一天不管好自己,这城门就一天不会开,眼下是先解决温饱的问题,如果你们想解决问题,那就请每个村都派两个人到我这里开会,只要两个,其余的请保持秩序,不要惊慌和拥挤,但凡哪个村有人不配合,出现抢物资的现象,那我将不会帮那个村解决温饱的问题。”
盛宁的话音刚落,就有难民举手想问问题。
“你是谁?我们为什么要听你的?”
“你又是哪个村的?”
该男人正想回答自己是哪个村时就被人捂住嘴巴,并说道:“他没有任何问题。”
“那行吧,你们每个村都找个地方安顿一下,一炷香后派人来开会,有村长的派村长,没村长的也要派有话语权的。”
盛宁关掉扩音器从马车上跳下来,被季谨阳稳稳接住。
“哎哟不错嘛相公,一两银子一副药没白喝哦。”
“咳咳……还没痊愈。”
“没事不急。”
一炷香后,包括桃花村共有五个村子派代表来开会。
桃花村派出徐村长和盛宁。
“现在什么情况很明显了,咱们人太多,接纳咱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这个城门县太爷必然是不会开,现在咱们能做的就是自救。”
“哪个村子有大夫?”
柳溪村的代表举手,“我叫柳云飞,是个大夫。”
原来如此,难怪一直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这是长年累月与药材接触才会留下的独特气息。
“还有吗?”
“我们村有个在柳江镇的医馆当过学徒,可以帮忙打下手。”
盛宁点点头。
“现在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温饱,一个是救治受伤人员,一个是住的地方。”
“不好解决吧。”
“这便是我让你们来开会的目的,我这里的物资都需要用银钱来换,没有钱也可以用物件来换,一斤精米两文钱,一瓶水一文钱。”
这物价让各个代表微微诧异,“你确定是精米?”
“嗯。”盛宁拿出一布袋的米放在中间给他们看,“当然了,第一顿我请,白粥管饱,接下来你们想要食物和水必须用银钱来换。”
“每个村需得根据人口自备铁锅,帮手两个,等下派他们来我这里就行,需要会干活的,至于用银钱换食物和水这事,你们回去跟大家商量一下,同意的话,就把物件统一交给你们,你们再带过来,所得的银钱看你们村是要一起用还是各用各的这都得你们自己商量好,统计好,再者卖掉的物件无法赎回。”
一个个明白地把头点着,尤其是那句白粥管饱,太诱惑人了。
很快,五个村都派出两个妇人,桃花村派王婶和林婶。
捡干柴,生火,架铁锅烧水。
锅里煮着满满的白粥,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米香,这对于饥肠辘辘的难民来说,诱惑力十足。
小孩去捡干柴,大人去竹林砍竹子,竹子是要用来搭帐篷,还不知道城门几时会开,就算开了也不可能放所有人进去,所以这帐篷还是得搭起来才行。
城墙之上的士兵们看到底下突然忙碌起来的难民们也是一脸问号。
“去告诉大人。”
“是。”
虽说城外这空地大,但后面肯定会有其他村子的人来,所以还是得合理安排位置才行,省得到时候还得到处挪帐篷,麻烦。
白粥熬好后,各个村子的帐篷也搭得差不多了,一眼望去都是简易的帐篷,选较粗、质地坚硬的竹子作支架,再用石头作为支架的支撑物,然后将布料覆盖在支架上,有的人家布料不够直接现缝,几块布缝在一起,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