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地行了一礼。
“原来是元度先生。”高勋干笑着还了一礼:“先生,我们还有事,就不多陪了。”
邓洵武也点了点头,两人这才离开。
撞见邓洵武和高勋的正是如今的刑部郎中,蔡卞。
他望着两个侍郎匆匆离去的背影,眉头微微皱了皱……
邓洵武和高勋两人出了刑部衙门,偌大的天街上行人稀少,只有偶尔能见到几个官服下裹着棉袍的宦官和官员匆匆路过。两人顶着微微冷风一路走到皇城南,从含光门出去坐上轿子,直奔蔡府。
冬天的京城明显不如夏天热闹了,夏天时大家都是被热气逼的在家中呆不住,到了冬天,这冷风又将人逼得乖乖的窝在家里。
道路两旁光秃秃的树木伸张着枝丫,在冷风中摇曳。
蔡府。
书房采用了和皇宫同样的地龙、烟道取暖,即便没有点炭火,也是温暖如春。
书房最中心的“猛虎游山石”散发着浓浓热意,隐隐透出淡淡的红光,这也是这块石头最奇特的地方所在。
蔡京紧皱着眉头,盯着一份文书,其上写的正是中书省传达给门下和六部的消息,言称此次副考官人选要加上中书、门下省的四个侍郎。
看了半天,蔡京才心烦气躁地呼出一口气,啪地一声将这文书拍在桌子上。
近些日子的烦心事太多了,自从小皇帝登基之后,接二连三地涌过来。
连安排个会试考官都能出意外,今年就这么事事不顺吗??
蔡京心中的烦躁感异常浓重,只是碍于韩木吕还在书房中,并未发作出来。
户部右侍郎韩木吕面上也带着一抹愁容:“蔡大人,您看过这消息了?”
“看过了。”蔡京闷声道。
“若真的如此,那必然要凭空生出许多波折来。”韩木吕无奈道:“而且秦桧平白无故地这样,只怕还有后手。”
蔡京眉头紧锁,只是还不待他开口,外面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蔡大人,你看过这消息了吗?”
礼部右侍郎宋乔年挥舞着一张文书,急乎乎地窜进了书房。
“他看过了。”韩木吕在一旁提醒道。
“我念给你听!”宋乔年面上的焦急掩盖不住,将文书展开在面前就要读。
“我们看过了。”蔡京和韩木吕忍不住提醒道。
只是宋乔年已经进入状态了:“循例,将于明三月举行辛未科会试,会试副考官人选……”
蔡京脸上的肉抽了抽,深吸了口气,但还是没做声,任由宋乔年将文书上的内容念完。
“蔡大人,眼下又该怎么办?”
宋乔年忍不住道:“说是参与选拔,可一旦让那四个侍郎进来,秦桧他们定然还有后招,这副考官之位指不定就是中书侍郎的了。”
韩木吕满脸无奈:“蔡大人都说他看过了,你为何还要再念一遍?”
“我……”
宋乔年瞪大了眼睛,磕磕巴巴地解释道:“这……如此重要之事,自然要再说一遍……”
“行了。”
蔡京叹了口气,厌烦地转过头去,压抑着心中的烦躁,摆手道:“不用纠结这些事……”
可就在此时,书房门口突然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邓洵武和高勋急冲冲地闯进来,带进一阵呼啸的冷风,吹的蔡京一哆嗦。
尤其是后者手中还挥舞着一张文书,挺着大嗓门道:“蔡大人,蔡大人,您看过这消息了吗?”
蔡京砰地一拍桌子站起身,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烦躁,大怒道:“看过了!”
“我看过了!仙民看过了!吕材看过了!我们都看过了!老夫说的还不够详细吗?!”
高勋拿着文书,面容僵硬,一时间怎么也不是:“详细……”
连邓洵武也悄悄向旁边挪了半步,离他远一点。
又一阵冷风从敞开的房门外钻进来,吹在蔡京脸上,让他恢复了几分神智。
蔡京望着门口的高勋,轻轻叹了口气:“抱歉,鼎臣,老夫方才失态了。”
他缓缓坐回椅子上,招招手道:“进来坐吧。”
“是,大人。”高勋有些不自在地走进去,邓洵武在后方帮他掩上了门。
蔡京望着书桌上的文书,轻轻叹了口气:“会试临近,秦桧那贼子又突然来了这么一出,让我很是看不清他的后招。”
“他定然是为了那些进士门生。”
宋乔年忍不住道:“今年陛下刚登基,这头一科会试本来风险就大,如今他再想分一杯羹,咱们岂不是更被动了?”
蔡京面色沉重:“问题就出在陛下这里。陛下又不傻,怎么会平白同意这秦桧的要求呢?”
“秦桧每三天就去见他一次,两人说不定早就勾搭上了。”
宋乔年接着道:“要么是陛下被秦桧迷住了,要么就是那秦桧对陛下许了什么好处……”
“那咱们是不是也该对陛下许一些好处?”韩木吕忍不住道。
“许什么好处?”
蔡京冷冷地望了他一眼:“陛下能看上你什么好处?在会试里许给他几个进士?”
这话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