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抗战之铁血战将> 第三十六章 发现敌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发现敌情(1 / 2)

张科长让她们三人略作准备,晚上出发去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最终转道去延安。临别时,军区敌工部刘部长前来送行,护送小分队在张科长的率领排成一列,刘部长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到小分队队员们面前,他神色凝重扫视了大家一遍后,用他那粗犷的嗓音说:“同志们,这次任务非常重要而艰巨,你们要发扬我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确保完成党组织交给你们的护送任务。同志们!你们有没有信心?”

护送小分队在张科长的率领下异口同声地喊道:“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党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

刘部长听了大家铿锵有力的回答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将手一挥,命令小分队:“出发!”

当小分队开始行动了,刘部长又走到那三位女人身旁,与她们分别握手,语气和蔼地说:“祝你们一路平安。”

当天晚上她们三人在小分队的护送下,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翻过了一座座山梁,山路的两旁大多是悬崖峭壁,途中常有巨石挡路,须攀岩附葛才能前行。小分队的队员们小心地护卫着那三位女人,生怕她们出危险。他们持续走了一个晚上的夜路,终于翻过了太白山的西峰,在第三天的早晨到达了杨村第一军分区司令部驻地,见到了司令员刘勇和政委高占武。他们在杨村住了一晚,刘勇司令员和高占武政委招待她们吃了一顿比较丰盛的晚餐。

第二天,小分队起得很早,张科长带领大家吃完了早饭,高占武政委又来给他们送行,还给他们准备了路上吃的干粮。张科长向高占武政委道别后,率领大家赶路。

他们继续沿着太白山西峰脚下的羊肠小路行军。此时已经是夏季时节,阴雨蒙蒙,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艰难前行。马龙按分工走在队伍最前面,负责探路,他疾行一段路程,就仔细查看附近有无可疑之处,在向后面的小分队发出信号,后面的人再跟上来,他又继续往前探路。

在山路行军,险境无处不在。当马龙走到一座独木桥前,停下了脚步,细心观察,发现这座小桥其实就是一根大原木从山崖上横过而已,桥身也没有护栏,好在桥长只有三米多长,只要快速穿越过去,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可对那三位女人就比较麻烦了,如果她们过桥时万一心慌紧张,就很难说不会出问题。

马龙等小分队跟上来后,他掏出身上的绳子,把一端交给了张科长,他对张科长说: “我先过去探探路,你们再过去,那三位女士可以让她们抓着绳子过桥。”

张科长听后觉得马龙考虑的很周到,他嘱咐道:“马龙,一定要注意安全。”

马龙点了点头,转身一只脚踏上了独木桥。此时,张科长和队员们以及那三位女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他。此时,桥下水流湍急,桥面原木发出了“嘎吱”一声响,队员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张科长大声喊道:“马龙,小心!”

只见马龙“噌”得一下就跃到了桥的另一端,脚踩到一块石头,手拉着绳子,露出开心的笑容。他朝他们招了招手,那意思是可以过桥了。

桥对面的张科长和队员们见此情景长舒了一口气。马龙用手死死地拉住绳子,不断着提醒大家:“桥上有点滑,大家过桥时要注意安全,盯紧桥面,慢慢走过来。”

张科长命令李虎立刻过桥,协助马龙抓住绳子,等李虎迅速冲过桥后,张科长让那三位女士立刻过桥,她们三人用手抓住绳子一个接一个慢慢地从桥上走过,张姑娘走在她们俩的后面,当她快走到桥头时,突然脚下一滑,“啊”的一声惨叫,她竟然在桥上摔倒了。

马龙一看急忙喊道:“赶紧抓住绳子,不要松开,我过去救你。”说完他把手里的绳子递给了李虎,他自己则抓住一条山藤,伸出另一只手拉住了张姑娘的手,用力把她拉了上来。这时,马龙一看张姑娘的脸色都吓得惨白了,张科长看到张姑娘转危为安了,这才松了一口。

看马龙敏捷的身手,张科长不禁想起几天前在训练班挑选这次行动的队员时,钟教官对马龙的评价很高,起初他觉得马龙出身富贵人家,年龄才十七岁,不适合参加这次行动,但钟教官可不这样认为,他颇有信心地说:“马龙军事素质很好,身手敏捷,武功也很棒,枪法也很好,虽然他出身富贵人家,但他一点也

不娇气,如果这次行动你让他参加,肯定不会后悔的。”

张科长看到马龙的表现,觉得当初幸亏听了钟教官的话,否则,今天还不知要出什么乱子呢!接下来大家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路上无论是在被茫茫绿色淹没、几乎无路可走的区域,还是在刚刚发生过泥石流的危险地段,或者是在只剩下羊肠小道可走的塌方路段,马龙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通过认真的探路,带领大家顺利通过艰险路段。

天公不作美,他们爬了大半天山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大家浇成了“落汤鸡”。被雨水浸润后的道路,更加泥泞难走。第一次跋涉如此遥远路程的三位女人浑身上下都被雨水浇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