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感动。
王爷还是那个体恤妻妾的王爷。
很快。
朱桢的信就传到了应天府。
后宫。
朱元璋正和马皇后一起看朱桢寄过来的信。
里面还有一张赤煌的照片。
而朱元璋的脸上,还有一副科学院打造的眼镜。
“别说,老六让人制作的眼镜真好用。”
“咱现在看东西,可清楚了。”
朱元璋一边摆弄着眼镜,一边看着赤煌的照片。
整个人高兴不已。
马皇后也露出欣喜的笑容。
“老六这孩子确实孝顺。”
“还有赤煌,小不点一个,真可爱!”
两个人盯着照片看了许久,爱不释手。
朱桢又为老朱家开枝散叶,赤煌白嫩壮士的样子,让人好生欢喜。
作为家书。
信中的内容就是一些家长里短。
朱桢提出的等淑仪和赤煌的身子骨壮些再见面的事情,朱元璋也同意了。
既然是皇家的子嗣,自然是要确保安全。
朱桢这次的决定,没有错。
“父皇!”
“好消息!”
就在朱元璋和马皇后高兴之余。
朱标满脸兴奋的来到了书房。
“残余的北元蒙古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昆明失守的原因,派使臣过来,想要跟大明求和。”
“现在人就在皇宫外。”
此话一出,朱元璋和马皇后都很错愕。
什么情况?
那群蒙古鞑子居然主动服软了?
这可一点儿都不符合蒙古人的性格。
“让他去大殿等着。”
朱元璋连忙在马皇后的服侍下,更衣准备会会使臣。
使臣在大厅足足等了一个时辰,这才终于见到了朱元璋。
“听说,你是过来求和的?”
朱元璋疑惑的问。
求和当然是好事。
但也要搞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
否则,事情绝对不简单。
蒙古人的性格刚烈,生性好战。
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认输。
使臣伊德日恭敬回应。
“尊敬的大明皇上,我代表整个蒙古,愿意退回到了额尔古纳河,并且永生永世向大明俯首称臣。”
“我蒙古日后愿意成为大明的附属国,永远忠心。”
“没有您的准许,也不会轻易踏足大明的疆土,年年纳贡。”
伊德日的表现,不像是做戏。
但朱元璋还是问:“你们怎么突然变了态度?”
“之前不还是誓死不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