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3 / 3)

县长了,这觉悟真高!

想了想觉得也对,没有农民,哪有他们的粮食?

还好刚才他没有骂马文洁是个无知的村妇!

……

农村供销社的肉,没有城市卖得那么快,因为没有多少人有肉票。

等他们过去,杀猪的王二麻子瞧见是个大顾客,开心的不得了,把他摊位上的两斤肉穿洞,连带两根骨头,全部用芦苇叶子绑了,搭在一起递过来。

他磨了磨刀,笑道:“你们来得正好,卖完这些,我可以下班啦。”

马文洁却眼馋案板上那点猪肝:“王二哥,您看,我能不能少要一根骨头,您送我一点儿猪肝吧?”

今年四十岁的王二麻子被一个年轻女人娇滴滴叫了一声哥,立马切了一块猪肝递过去:“行,我帮你用荷叶包了,你拿回去炒了吃。”

马文洁高兴到眉开眼笑:“谢谢王二哥,您真是个大好人。”

王二麻子憨厚笑道:“这没啥,乡里乡亲的,大家的要求只要不过份,我都会满足。”

马文洁摇头道:“不,王二哥要比别人好。”

一旁不发一言的张钦粤拉下了脸。

这女人不管对哪个男人都能热情似火,上次和那个采购拉拉扯扯,这次又和卖肉的调笑,是不是但凡有个男人用得上,她都会卖弄她的风情?

买了肉,马文洁扭头,笑眯眯问:“您……您咋啦,不舒服吗?”

张钦粤冷笑,转身没有回答。

马文洁也不气馁,继续搭话:“我去买米。”

他们这边的农村供销社有进货,但不多。

不需要户籍证明,也不需要粮本,大家都互相认识,但偏偏农村没有几个人有粮票。

有几个富裕一点的亲戚在城里上班,给一点粮票才能来买米;或者几个知青的父母邮寄了全国粮票,让他们来买米吃。

米卖出去的少,供销社进货也少,此时得知马文洁要十斤米,他们急忙接过布袋子,给称了称。

……

中午马文洁负责烧火,婆婆和大嫂一起做饭。

马文洁认为猪肝上不了“台面”,非常开心的把它藏起来打算带回去给娃儿们吃,这玩意儿不能多吃,但也不能不吃,它补铁、补血,领导们红光满面,他们用不着吃这个。

女人还有几个娃儿在灶屋吃饭,马文洁把婆婆的碗拿过来:“妈,您多吃白米饭,我吃糙米。”

冯秀娥宠溺地道:“你这孩子。”

马文洁却竖起耳朵偷听起了堂屋里的对话。

公公和大伯子陪着一众领导,一边吃饭,一边回答生产队每年收粮食的情况。

后来又聊到了种桑树,马文洁很快就知道了县里的领导要安排和平生产队种桑、养蚕的事,县里打算做外贸生意。

其实这年月,国内经济没对外开放,但也有以集体名义,做外贸生意的,比如国内陶瓷。

马文洁却不明白为啥要在他们生产队养蚕,他们不种地了吗。

还是说,地要种,蚕也要养呢?

当听到桑树不够,时间紧迫,县里干部着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马文洁忽然就怔忡了一会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