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关于你们中级人民法院的贾家贾东旭,你了解情况吗?”
易中海回复:“贾东旭是我的徒弟,我对他的情况很熟悉,工作上没什么难题,就是他母亲贾张氏……”
王主任追问:“他母亲怎么了?”
为显示自己,刘海中插话:“那可是个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泼妇!”
易中海心照不宣地对刘海中点了下头,作为师傅,他不便背后随意诋毁徒弟的母亲。
听到此,王主任眉蹙起怀疑:“真是这样?”
为了消除王主任的疑虑,刘海忠不遗余力详述了关于贾东旭相亲的经历,将所有事情完整叙述一遍。
王主任听后难以置信。
“这是真的?”
易中海与阎埠贵齐齐点头,确认刘海忠没有撒谎。
“我没想到会有如此厚颜之人。”
“这样的老太太是如何活到现在的,没有遭到羞辱和批判?”
这是王主任第一次听到这种不知廉耻的事例。
自家儿子相亲,只买两斤肉还不够,居然还吃光?
娶媳时只出些许彩礼还要求女方高额陪嫁?
婚后还要丈夫将工资交出代管?
还想分一杯羹要赡养费?
“易主任,贾张氏约莫四十多岁了吧?”
“是的!”
“她在家不做事,成天只知道享福吗?”
由于贾张氏的威胁,刘海中顺势附合:“她在家中确实懒散无比,人尽皆知。”
同样受到威胁的阎埠贵也借此机会针对贾张氏说:“是时候给她一些教训了。”
王主任赞同:“那很好,我会通知妇委会去帮助她。”
三个人彼此交换目光,脸上带着满意神色,因为总算有办法应付这个让人头疼的贾张氏了。
呵,这样说也不准确,若她是麻烦制造者,他们岂不成了受害者?
王主任离开,但是处理贾东旭的事情,依旧由易中海负责。
刘海忠面带笑意却暗讽:“老易,东旭终身大事还得靠你师父的智慧定夺呢。”
阎埠贵看着两人,眼睛贼溜溜打转。
“老易、老刘,今天我们做了主事大爷,该不醉不归庆祝一下吧?”
一听这话,易中海心里立刻明白了阎埠贵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你们去欢度庆祝,我自己先想想要怎么应对东旭的事。”
阎埠贵盯着未上勾的易中海,转向刘海忠:
“老刘,我家里有些美酒,怎么样,一起小酌几杯?”
刘海忠其实也希望找借口喝一场,但家里的鸡蛋已经见底了。
"阎大叔,今天就先这样吧,我家有点急事,回头再见!"
阎埠贵左右环顾,没能捞到便宜,颇感遗憾。
此时,何雨柱已将阎埠贵家的鱼儿清理干净,并放入了黄豆酱慢慢炖煮。他并未刻意隐瞒,毕竟这些鱼都有来源。
满院子都是飘逸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即便是窝窝头也不再香甜,人们纷纷吞着口水,意犹未尽!
在易中海家中,两位交谈着:
"你现在可是婆婆的角色哦。"
"而你是公公喽。"
易中海吩咐道:"明天空着时多买些白面回来。"
"家里不是很充足吗?"婆婆感到不解。
"为了让这个公公名头稳固,我承诺过,会给贾家几斤,给柱子二十斤,给许富贵三十斤!"
婆婆惊叹:"怎么那么多啊?"
易中海回答:"不算多,一次性的交易。更重要的是,我已经和后院那位老太太讲妥了。”
"你要表达的意思是?"
"从现在开始,照顾好那个聋哑的老太太吧。她是五保户,我们帮助她也是理所应当的,不仅可以积累善名,每月还能领取补助。"
"明白了。"婆婆点头表示赞同。
易中海享受着炖鱼的香味,感叹:"傻柱那手艺真是了不得!"
"我去送面了。"
首先,易中海去了贾家。
"贾张氏,这一袋白面是给你的。"
"谢谢公公大人!"
贾张氏见到那雪白面粉,欣喜异常。
贾东旭也不失礼地向易中海致谢:"师傅,非常感谢您!"
"不用客气,你是我的,就像是半个孩子,照顾你是应该的!"要不是有让他未来养老的企图,我才不会接受这么蠢笨的。
接着,易中海返回家中,拿出自己的面袋。
"柱子,公公给你送白面来啦。"
何雨柱接过面袋颠了一下,感觉少于二十斤,但差不多,就没有多言,直接将面倒入自家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