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代嫁和亲后逆袭了> 力挽狂澜回(十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力挽狂澜回(十七)(2 / 3)

,首当其冲的还是自己清誉,他丢得起这个人,一落千丈的皇室声望却承受不住再一次打击。

当太后再次踏出殿门时,身后不出所料地跟着何菁菁。她跪了许久,膝盖早已隐隐酸麻,却恪守礼仪,对太后福身致谢:“多谢太后为镇宁说话。”

宫道上空空如也,唯有曲柄明黄九凤伞祥云般拂动。何菁菁认得分明,这是通往宫门口的方向。

“哀家三灾无病,本不该多事,只是你入紫宸殿两个时辰,恒王、靖安侯,还有桓家六郎先后递了话进来,都是请哀家出面转圜一二。”

太后语气淡淡,听不出喜怒,也说不上友善:“哀家不想国祚基业因一女子动荡,只能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何菁菁捕捉到隐晦的责难,却没放在心上。这个世道对于女子是如此苛责,男子祸国殃民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值得同情和唏嘘,换成女人就是红颜祸水、千古罪人。

她们仿佛精美的瓷器,举动身不由己,却承载了世间最恶毒的骂名。

即便尊贵如当朝太后,昔年把持权柄时,亦没能逃过“牝鸡司晨”的笔诛墨伐。

“太后说错了,”哪怕对方刚替自己说过话,何菁菁也没有忍气吞声的打算,“能让国祚基业动荡不安的,唯有高居九五的天子。倘若手握权柄者生来就是兴风作浪的,纵然屠尽天下女子,也逃不过山河倾覆、泰岳崩塌!”

如果说,何菁菁在紫宸殿应对神启帝时是嚣张无忌,那此刻就是狂悖到近乎离经叛道。以太后的城府,都不由驻足片刻,深邃眸光掠过那张姣色容颜,生出些许波动。

“这话是大逆不道,被人听着,拖出去打死也不为过,”太后神色淡漠,“你是笃定哀家不会拿你怎样?”

何菁菁没有遮掩的意思:“镇宁的确有恃无恐,倚仗的却非旁人——据镇宁所知,太后亦曾主政多年,负九鼎、承其重,想必最明白个中道理。”

她说得中肯,虽有奉承之嫌,却不至于让人生出反感。太后不由多看了她两眼,半晌才道:“京中贵女众多,只有你说得出这番话。”

“京中贵女众多,却只有镇宁与太后一样,体会过高处不胜寒,经历过雨打风吹去,”何菁菁淡笑,“所以镇宁知道,女子立身于世……乃至凭自己的拳脚搏出一片天地,有多艰难。”

说话间,朱红宫门近在眼前,迎候长公主的朝臣身影亦清晰可见。太后驻足原地,回眸端详着何菁菁,后者不慌不忙,任其打量。

“哀家忽然有点后悔,不该如此轻易放你出宫,”太后沉声道,“有着这样一副容颜,却生着豺狼心性,放任你留在京中,是祸非福。”

何菁菁于是明白,结伴同行到此为止,接下来的路只能自己走完。她再次福身行礼,仪态毫无瑕疵,眼神却极大胆:“祸福由己,与人无干,太后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不会与镇宁这个局外人为难。”

言罢,她拂袖转身,目光掠过远处的高耸石阶,只见一道曼妙的霓裳身影正在宫人簇拥下徐徐离去。

何菁菁目力不差,依稀认出那是近年来颇得盛宠的淑妃,不由一怔。

然而神启帝的内帏与长公主无关,她很快回过神,毫不留恋地走出宫门。

***

何菁菁虽然全须全尾地走出紫宸殿,接踵而来的麻烦却一点不少。她前脚回了公主府,后脚宣旨的内宦就登了门,内容与何菁菁预料并无二致:镇宁长公主禁足府中,并着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长公主私通北律、倒卖官仓一案。

于是接下来,三司官员轮流登门,对她展开车轮战——

“私通北律?倒卖官仓?绝无此事!”

“大人,你看看本宫这公主府,开府快半年,还有小半个后院没修缮。为什么?穷啊!”

“若本宫有这么大能耐,生意做到北律去,还用省吃俭用到这份上?”

“指使庾氏的书信和人证?各位大人办案无数,不明白什么叫证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想要伪造证据、收买证人,有的是法子。”

“受人指使?大人,你可要想清楚。本宫是当朝长公主,谁能指使得了我,谁又压得住本宫?恒王,还是紫宸殿中的圣人?容本宫提醒一句,污蔑天家当属‘十恶’中的大不敬,抄家灭族都是轻的。”

三司官员轮流登门,结果无一例外,俱是铩羽而归。另一边,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长公主也不好受,这一日应付完最后一波官员,正厅大门轰然闭合,何菁菁斜倚隐枕,难得放任自己露出疲惫。

“这几日光顾着应付三法司,京中诸事都没来得及详问,”何菁菁捏了捏酸涩眉心,“兄长知道我回京了?可有消息传来?”

她是戴罪之身,待遇自然不会太好,府中亲卫撤换大半,改由南衙禁军把守戍卫。有意思的是,不知是有人替长公主暗中打点过,还是神启帝乱点鸳鸯谱,奉命值守公主府的居然是苏洵隶属的南衙左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