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是天乙?”
“对,家师天乙。”
“他可还好?许久未见了。”
赵念有些惊讶,竟是和师傅认识的吗,居然从未听师傅谈起过。
“家师不幸已于半年前身亡。”
“身亡?”
这一刹那赵念捕捉到长海眼神的变化,骤然深邃起来,仿若能将人直接看穿,只一眼就让她冒出了冷汗。
“竟也走了吗?因何而去的?”
“彼时晚辈在外游历,也是接到消息后匆忙而归,但师傅并无其他异样,依晚辈拙见是气运耗尽而亡。”
长海此时已经恢复成了原先和蔼的样子。
“气运耗尽?”
“也是,你们一门却是极耗气运的。”
赵念有些心惊,长海看样子对自己师门很是了解,就是不知是否知道他们一门靠功德活着的事了。
这是他们的机密,想来师傅应是不会告诉其他人才是。
“我未出家时曾受你师傅点化,原本一门心思想跟着他学些道法,可惜没那个天分。”
“后来走到普阳,他觉得我的缘分到了,便留了些盘缠让我拜在佛家门下。”
“可惜啊,前几年还给我来过消息说收到了一个天分不错的徒弟,想来便是你了。”
“孩子,走进些来,让我看看。”
赵念依言往前走了几步,站到了长海跟前。
“不错,是一个好孩子。”
长海从准备好的礼盒里拿出一枚菩提叶子,伸出食指在身后案桌上被供奉的青玉碗里搅了搅,又将手伸进香灰碗里蘸了下,然后开始在叶子上刻画起来。
赵念不懂经,不过她猜测应该是经文,而且还只有一个经文。
只见长海画完这个经文后,又将菩提叶子在燃烧的香上绕过两圈,扰乱了原本笔直向上的烟痕。
他将叶子递给赵念,对她说道:
“我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在危机时刻护你一二。”
长者赐不可辞。
赵念收下了。
“多谢大师。”
“无妨,出去吧。”
此刻的长海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沧桑与伤怀。
赵念和长恒一起恭敬地退了出来。
“师傅亲手写的经文,你可要收好了。”
“自然。”
两人在经过上次的事后也算是生死之交,彼此并不算陌生。
闲聊间就来到了真正招待他们的地方,一间摆着释迦大佛的会客厅。
长海亲自接见赵念这件事除了他们三人其余人皆不知晓。
接下来就是一些场面话了,赵念没兴趣听,她听了个开头就溜走了。
在走之前给王炽发消息:
“结束了喊我,好像要一起吃斋饭。”
她还没吃过正经佛寺的斋饭。
“好。”
得到王炽的回复赵念心安理得的走了,她在佛寺里闲逛着。
此时已经是晚秋,佛寺里中了很多树,经风一吹,叶子呼啦啦的落了一地,倒也煞是好看。
远处有几个小沙弥在打扫落叶,他们拿着大扫帚卖力的一下一下清扫着。
其中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尼姑。
现今时代已经很少能看见尼姑了,赵念来了几分兴趣,盯着他们看了一会。
不过越看越觉得那个小尼姑身上戴着的平安符眼熟,她所幸上前问候。
“你好,”
几个小沙弥一齐看向她。
“你这个平安符看着像是道家的东西,在佛门佩戴也可以吗?”
小尼姑有几分紧张的回道:
“没事,方丈说心中有佛即可,这是家里长辈为我求的。”
“这样啊,我可以看一看吗?”
目前佛寺依旧没有对外开放,此时能出现在佛寺里的都不是普通人。
小尼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她犹豫了一瞬,还是选择摘下了身上的平安符,将它递给赵念。
赵念接过平安符后看了两眼又将它完好无损的还回去,然后平静的走远了。
小尼姑没有将拿回的平安符再次带在身上,反而收进了宽大的僧袍里,转而又继续开始扫地。
不过扫过的地面却依旧留有零星的几片叶子。
“空安,累了吗?”
小尼姑身旁的沙弥有些担心的问道。
“啊?没有。”
“我在想刚才过去的是什么人,通身的气派看着很是厉害。”
小沙弥自小在佛寺里长大,对这些很是了解。
“想来是参加沐天大会的贵人了。”
“我们快些扫吧,一会要放饭了,今日的斋饭很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