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被凶得往后退了几小步,站定后躲在妈妈身后,“爸爸,你今天卖了多少钱呀~”
“带出去的东西都卖光了。”杨五谷无所谓道。
自己村的人看不惯他们两个,所以很少来他们这里买东西,其他村的人可没这个想法。
杨五谷推着一小车的零食出去,很多孩子大人围着要买,根本不愁卖。
不过杨五谷也不在乎就是了,他出去卖东西本来就是为了给倒买倒卖做掩饰。
这些不能让女儿知道,要不然就怕女儿泄露出去。
————
这天月末,代销点闭店,做盘点对账本。
安青儿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她在这念数字清理库存,旁边杨五谷在那拨算盘,俩人合作得倒是很有默契,速度也快。
下午,公社供销社下来了一位职工,来到小豆家做盘点。
“这个月煤油和火柴卖得最好,经常缺货。”安青儿和那职工说道。
安青儿这里账目做得清楚,职工很快对了两遍,没有任何问题。
主要就是有一个问题,那职工对了账本后,批评了这俩人,“你们这几个月赊账了太多鸡蛋和布匹油盐。”
小豆听不懂,急得脸蛋儿红通通的。
安青儿有点窘迫,她看能赊账,平常大手大脚,现在被公社的职工翻出来,很不好意思。
“公社扶贫,让你们赊账,扶的也不是你们这种情况,”那职工摆摆手,“我们是看在主任的面子上让你们签字领取赊账的资格,你们这赊账的数额超标,以后再赊账我是不会给你们盖章同意的。”
“以后不会了。”安青儿和杨五谷立马保证。
小豆听不懂,但也能察觉到是爸爸妈妈的错,便不高兴地蹲在地上擦眼泪。
这边的账对完,那职工又要去三大队罗家代销点对账。
对完账,今天店可以不开张,俩人便牵着小豆去公社。
两口子给主任送礼,以前杨五谷去码头上搬盐袋子,以低价买了不少盐,就是为了送礼。
小豆噘嘴闷闷不乐的,到了梅奶奶家,立马告状,
“爸爸妈妈不学好,今天有阿姨说他们。”
“……”安青儿杨五谷很是尴尬。
从他们嘴里问清楚事情经过,梅奶奶也抿了抿嘴,很不高兴,“让我怎么说你们,日子穷有穷的过法。”
穷就省着点,嘴不要太馋。安青儿这样嘴馋,老赊账,算怎么回事。
梅奶奶又看了杨五谷一眼,叹气声越重。
这杨五谷竟然从码头上离职了,现在家里就靠小豆的代销点生存,两个大人要一个小孩养,也不害臊。
收下了他们送来的盐,梅奶奶留他们吃饭。
小豆兴致勃勃地帮忙塞柴禾,把它当做好玩的事。
杨五谷和主任去外面钓鱼,留安青儿和虎子媳妇儿相处。
看着对方有点显怀的肚子,安青儿找了话头聊天,“男孩儿女孩儿?”
“还不知道呢,刚怀上没多久,”那新媳妇儿下意识摸了摸肚子,无所谓道,“男孩儿女孩儿都无所谓,我公婆不重男轻女,看他们对小豆那么好就知道了。”
安青儿点点头,“主任他们对小豆挺好的,刚才在房间还送了小豆一个新挎包,给在里面放了几本漂亮的小人书,把孩子高兴得不行。”
“……”那新媳妇儿脸色一变,勉强笑了笑。
安青儿有些坐不住,不停往外看。
“他们就在水库那钓鱼,那里螺丝蚌壳也多,你想去就去吧。”虎子媳妇儿看出了对方的心不在焉。
安青儿也不客气,立马撒腿跑了,她也想去钓鱼。
她一跑,梅奶奶在厨房见了觉得好气又好笑,和小豆说,“你这妈,还和小孩子一样,钓个鱼还去凑热闹。”
“钓鱼不好玩!”小豆不喜欢。
以前奶奶做饭让爷爷去钓鱼,老寒就带着小豆去挖蚯蚓去钓鱼,小豆不记得一两岁时屁颠屁颠跟在爷爷后头欢快着钓鱼的事情了,她现在只记得两三岁时遇到的脏兮兮的蚯蚓和蹦跶逃跑的大鱼。
小豆这样说,梅奶奶也是感触颇深。老寒老两口以前经常带着一两岁的小豆来放干水的水库开蚌壳蚌肉,捡螺丝,那些画面还历历在目,当时这孩子玩得满身都是泥,被爷爷奶奶打手板心了也是笑呵呵地往泥里钻。
如今老寒老两口如今不在了,小豆也不记得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经历的那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