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寄迹风云> 七弦问道碧玉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弦问道碧玉徽(1 / 2)

西畴学宫自开宗立派以来,向来以戒律森严、学风端正著称,又凭借月宬、岁律剑法立足于仙门百家,三百多年来执正道之牛耳。

因此,才刚在西畴学宫呆上十天,前来听学的弟子就已经对西畴学宫的朝课晚课充满敬畏之情,既敬重西畴学宫学风严谨,又对每日功课繁重叫苦不迭,但念及听学机会不易,众人都不敢有所懈怠。

当睡前看到第二天听学地点是诗梦斋,众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诗梦斋是西畴学宫品鉴音律的地方,坐落在月宬后方的玉溪旁,是一座三面临水的琉璃水榭,属于月宬的一部分,那自然是由西畴五岳之一的苏文英掌管。

若璃一行人还在诗梦斋远处便听到悠悠琴声,那是一曲《潇湘水云》。

走进诗梦斋,只见苏文英正坐在案前看书,书案上的香炉飘起阵阵轻烟,将整个水榭都熏陶得清新淡雅。书案两旁各设有一张琴桌,苏涔正在其中一张琴桌前抚琴。

碧水如镜,倒影水榭,《潇湘水云》飘逸的泛音又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中,倒也相得益彰。如此美妙的氛围却并没有给听学弟子带来期待中的片刻放松,反而在这琴声中备感压力,反倒是快喘不过气来。先行到来的弟子无不静坐在书案前,不敢出声,就连平日跳脱不拘的林梵也端坐好,不发一言。

尹南星压低声音,小声的说:“我还是愿意再听听无昧仙尊讲课。”

杜仲也不由皱起眉头,说:“西畴学宫怕是没有轻松的课。”

若瑜被琴音吸引,忍不住赞道:“云水苍茫,云影飘忽,作曲人的惆怅之情尽数都融入这音调之中了。”

“往来荡吟,指法娴熟,也算得上琴音大家。”若璃反而打量起苏涔那把瑶琴,心中不禁赞叹:好漂亮的一床蕉叶。

“你的枯木吟春是打算闭匣留念了吗?怎么打量起别人的瑶琴。”若瑜一语点破若璃的心思。

若璃笑了笑,直言不讳道:“这不是因为这床蕉叶太好看了嘛。”

谈笑间,苏涔一曲奏罢。

若瑜若璃两人虽都压低了嗓子,声音不大,却都飘进入了苏文英的耳中。苏文英放下手中的书,说到:“这床蕉叶听雨自是出自琴学世家将台岭。”

若瑜:“原来如此,多谢先生赐教。”

众人朝苏文英躬身行礼,便找了位置坐下。苏文英示意苏涔下去坐好,见弟子都已到齐,便说:“受兄长所托,今后由在下负责教授诸位音律。”

众人行礼齐声道:“是。还望吟怀先生赐教。”

苏文英能在西畴学宫掌月宬,这是因为她学识渊博,才情堪比苏无昧,虽剑术上远不及两位兄长,但凭借自己的才学在年轻时已被世人尊称为吟怀先生。

苏文英:“正如你们所看到的,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瑶琴。之所以说探讨,自然是因为论对琴的造诣,千年琴学世家将台岭是当之无愧的泰斗,当今无人可以望其项背。”

“众所周知,将台岭铸剑传世,剑虽比琴更为出名,但是自开宗立派以来,将台岭一直以一床名为凤栖梧的伏羲式古琴,作为掌门信物,其琴学泰斗的地位由此而来。我自是才疏学浅不敢多言。”

“在民间,琴多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除此之外,在仙门则多了两个用途,一为清心,二为以音攻伐,将台岭更是创立了挥剑鸣琴的剑招,以达到控敌心绪兼攻伐的效果。今日我们主要探讨一下瑶琴奏清音。论清音,当仁不让的自然是将台岭的《七弦问道》,然后是佛门的《普庵咒》。”苏文英顿了顿,看向若瑜:“欧若瑜,你来讲讲将台岭的《七弦问道》。”

“是。”若瑜起身,行礼道:“将台岭的白矢九战诀过于刚劲霸道,习练的时候极易失其本心,轻则走火堕魔,重则爆体而亡。于是第八代祖师谱了这一曲《七弦问道》,以两人对奏、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奏。《七弦问道》曲调雅畅清逸,质朴平实,又不失庄严肃穆,能化戾气为柔和,令人心静如水,因而能够助人找回道心。”

苏文英满意地点点头:“很好。那么能否为大家弹奏一曲?”

若瑜没有立即应答,与刚刚的从容不迫截然相反,反而微蹙双眉看向了若璃。

听了若瑜的解释,众人都觉得这曲《七弦问道》对于将台岭门下弟子而言是必修曲目,弹奏一曲再简单不过。见若瑜迟疑,便也一同看向若璃。

若璃见状,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脸上却不动声色,朝若瑜点点头。

若瑜:“是。”

两人走到苏文英两旁的琴桌,从乾坤囊中取出了自己的瑶琴。修仙之人,佩剑不离身,视为礼仪。而对将台岭弟子而言,琴也是不得离身的,一般收于腰间配戴的乾坤囊中。

“都是伏羲式!”座下学生开始议论起来。

将台岭立派依旧沿袭军中纪律,等级分明,小到服饰穿戴,大到门中权限,都按等级规定好。虽规定佩剑配琴,琴的样式却不是能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