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把他们当人看。
和金主说话时,永远得是低三下四的神态。
而今天这位好汉,身为被万千百姓敬仰的守夜人,不惜把自己变成戏子,也要助他们脱了难关!
你看他多好!
郭靖也低声说:“大家不必客气,我不会演戏,为求真实,只能顺着大家的戏路即兴表演。总之只要圆满演出结束,就不算扫人家的兴。”
众人含泪答应。
开演。
这样一来,戏班能如期开幕,就不算老太太遇事不吉,命运蹇涩。
所以先前那点不愉快,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史斌心里暗暗为郭靖自豪,他极有可能是所有守夜人之中最憨厚愚笨的一个,但却是最可爱的一个。
百年来,守夜人的形象如此的深入人心,受人爱戴。以前一定是郭靖这类性格的人把守夜人的名声传播出去的。
总之肯定不是那种大尾巴狼性格的守夜人传出去的。
那种人高高在上,即使为百姓做好事,也总端着架子,让人觉得压抑,有距离感。
而郭靖呢,就是用最朴实,最真诚,最简单的方式去关怀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人最接地气。
当然,守夜人选的越好,就越能证明史斌这个大首领有眼光,能识人.
所以这份满足感,让他很爽。
史斌的心思全在郭靖身上,只见他虽然不会演戏,紧张的连腿都怕迈错,急的满头大汗,但仍然笑呵呵的配合着其它戏子演戏。
现让他背台词肯定不现实,他这种笨人,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背下来。
每演一句,就现场教他台词也不行,会破坏气氛。
大家只好通力合作,尽力把郭靖接下来要说的话,用不太明显的方式给出足够多的暗示,虽然郭靖接的不算太好,但大体还行。
而恰恰因为有时接的不好,会显得呆笨,把老太太逗得乐个不停,这样一来,在这生日喜宴上,效果反而更好了。
至少以前那个青衣在,演的就是个普通的故事。
而郭靖演的是搞笑版。
演出即将到达尾声的时候,出了点小差错。
班主他们拉着那种后面有斗的小推车往前走,郭靖在后面假装睡觉。
最后一个动作是,班主他们忘了后面有人,于是卸货时,直接扬起车斗,把郭靖直滚滚摔地上去了。
车斗刚斜的时候,郭靖刚一感觉不对,立刻爬起来像个大狒狒一样往外跳,跳急了落到地上,还是跌了个大跟头,把老太太笑的前仰后合,眼泪都笑出来了。
本来的故事情节应该是这样的:
班主赶紧跑过来,吓的垂手站在一边等着被江湖豪客训斥。
而郭靖版的江湖豪客则应该霸气侧露的臭骂道:“浑蛋东西,敢摔老子!活腻了吧!”
可是郭靖他们老家那边山多,没有这种在大片平原上使用的大斗车。
他没见过,没体验过,一时半会没想通这车斗是什么原理。
班主往那一站,他又不能冷场,也不知道应该说啥,于是满脸愧疚的给班主道歉:“对不起先生,俺一不小心把你的车斗给踹翻了。”
全场都楞住了。
阿翎扑到老太太怀里笑,老太太笑的腰都弯了。
师师也捂着嘴笑个不停。
连孟获这个智商层次的都觉得超级好笑,更不用说其它人了。
史斌笑的酒都喷出来了。
王进一张笑脸,就跟菊花似的。
那这样一来,这出戏,让郭靖一加入,反而是活色生香。
老太太都笑成那样了,你能说这出戏不完美吗?
戏班子迟到了也好,缺专业演员也好,郭靖不专业也好……这些小细节,算个事儿吗?重要吗?
今天这寿宴,说成皆大欢喜,一点也不夸张!
而点睛之笔,可是人家戏班子的功劳啊!
没有其它戏子一起卖力表演,光凭郭靖自己,也没这效果啊。
班主高高兴兴的看着众人,大家脸上都是喜笑颜开的神情。
还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快感。
刚才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再也不用觉得对不起老人家了!
班主大大方方的捧着盘子,来到东家面前求打赏!
这不叫不懂事。
这是戏园里的行规,如果把贵客伺候高兴了,对他们的表演超级满意,那么这时去讨赏,非但不是不要脸,反而是给贵客作脸!
因为这时贵客正在兴头上,打赏会打的特别开心。寓意是喜上加喜。
完全是双赢的事。
现在王进能不高兴吗?
高兴疯了好吗?
一锭十两大银就这样打赏出去,班主握着那银子,都要笑出泪了。
王进第一次如此大额花钱,班主第一次如此大额收赏。
宾主尽欢。
此时还有最后一个助兴的压轴节目。
班主对着众人拱手道:“请各位看官点评一下!”
按照大离朝惯例,这时得让普通人先说,最后一句话总结的时候,由全场最尊贵的客人说。
注意啊,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