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更体面一些。”
黎轩君噙着笑意,说道:“好!我都听你的!”
回到家的徐静念,大家齐聚一堂,已经坐在饭桌上等着她。
可她发现,四下却没有熹微的身影。
徐静念不禁问道:“熹微呢?”
黎轩君低垂眼眸,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我们在一次战役中分开了,他永远留在了许昌。”
气氛一下子就低沉下来,所有人的脸上都变得异常凝重。
黎轩君见状,打破宁静:“他是自发请愿去的,这是他的选择。”
徐静念点了下头,艰难地发出声音:“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是好事……”
八日后,也就是九月二十四日。
这天,徐静念煮了碗长寿面,端到了全家福前。
其中,黎徐两家的全家福右下角多了一张小小的沾着血的照片。这是黎轩君临走前,徐静念给他的黎徐两家未曾放大的全家福。
上面的血迹,黎轩君也不记得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他唯一记得的是,他每次看着这张全家福,心里头就多了一份求生的意志。
他站在徐静念身边,就听她绘声绘色地说:“锦兰,今天是你十周岁诞辰。我给你煮了一碗你最爱吃的蟹黄面,你闻闻,可香了!”
她眼里闪着泪光,嘴角却坚持地往上扬。
她声音带了点鼻音,说:“希望你投胎后,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想去哪里玩儿,就去哪里玩儿。”
她说到这里,就绷不住了。
黎轩君揽着她,朝全家福说道:“小子,来世得找个富裕人家,每天都光吃蟹黄!”
徐静念眼尾湿润,一脸无奈地看着他,说:“你就逗他!”
黎轩君笑着,目光里却一片悲凉。
他轻柔地说道:“黎明已经快来了!他们转世,一定会活得比之前更自在!”
半个月后,黎轩君购买的汽车和货车都到了。
他和徐静念告别祖母和徐家亲戚,把所有家当都装上了车,带着天冬和佩兰,以及黎家商行的老员工和原来北平徐府的仆人从如城出发。
几日后,他们回到了北平黎府。
黎轩君在田老板的帮助下,重开黎家商行。
徐静念在天冬的帮忙下,重开徐家医馆。
佩兰做了管家,还把黎清瑜的私宅按照徐静念的想法重新改造。
一年后,黎轩君在北平站稳脚跟。
整个北平的人都知道,黎清瑜的独子黎轩君继承了其父的雷霆手段。
两年后的夏天,也就是一九四七年的七月五日,丁莫邨在南京监狱被枪决。
这一枪,同时打响了第一次国内战争。
也是那年,黎轩君举家来到南京,徐静念在当地开设了新医馆,依旧延续“华安堂”的医馆名。
自此,他们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潜伏行动。
一九四九年,以共产党的胜利结束了国内革命战争。
□□被迫率领国民党军队急匆匆地撤退到台湾。
同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那年,北平正式改为“北京”。
黎轩君和徐静念等人功成身退,再次回到北京。
也是那年,中国实行“一化三改造”,取缔了全国所有属于私人的医馆。
那年,徐静念虚岁四十,天冬周岁四十。
两个人按照政策,关掉了医馆,走向集体化,纳入国家体制。
某天,徐静念原来的北京中央医院外科主任联系她,想请她回院担任新开设的中医科主任。
徐静念欣然表示自己愿意,又尝试推荐了天冬,结果那边当即同意。
黎轩君继续拓展他的产业,徐静念和天冬去医院上班。
建国不到一年里,朝鲜战争打响了。
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彻底爆发。
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举国上下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
连着几天的阴雨连绵,但徐静念却再没有再因此害怕这是否是不幸的预兆。
她坚信,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定会胜利,中国人民一定会胜利!
可黎轩君却提不起精神。自战事起,他每回望着脚上的伤都会发出一阵感叹,满脸愁云惨雾。
徐静念知道他心中遗憾自己不能也去,黎轩君脚上中的那一枪,造成他不可逆地跛脚。
于是,她给他出主意,如今国家正经济紧张的时候,不如来电实用的。
黎轩君第二天,就捐出了大办家产。
佩兰见到报纸上的新闻后,吓得瞠目结舌,走到徐静念房间,喉咙抖动得说不出话来。
徐静念接过报纸,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决定亲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