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修筑官道。掘井抗灾。
再加上北平辽东,消耗了大量的劳动人员。
虽然稳定了社会,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混乱,但是确消耗了大量的朝廷粮食库存。
依靠现在的粮食供给情况,一旦在出现什么大的灾害。朝廷还真的不一定有足够的余力进行赈灾。
朱由检为什么把40万精锐集中在京城,除了震慑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想省点运输的粮食。
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3天不吃,管他娘的谁是皇帝?
自古以来,大部分的百姓起义都源自于一个字“饿”。
为了填饱肚子,百姓才不管什么仁义礼智信呢。
要是在遇到一个狗官,那叛乱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为了大明的稳定,必须保证朝廷手里有足够的粮食,这个时候开辟新的粮食获取渠道,迫在眉睫。
至于在干旱地区种植番薯(红薯),来缓解粮食压力,朱由检也想过,但是谁让汉人不愿意离开背井离乡呢?
就是这样的大旱,很多人都是半诱惑,半驱逐,才迫使他们移民的。要是粮食充足了,那难度可就要大的多了。
为了实现移民的策略,也只能把番薯放在皇庄进行种植了。
“接下来就是看怎么把船只给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