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也没考中,但的确有真才实学的,可以选择留在寒学教书。
凤姐儿倒不至于连这些事都办不明白,虽说她不认字,但只要有银子,还怕招不到坐馆的先生?
一番筛选之后,最终选定了两位,一位是年纪大了退下来的翰林,当初也是进士出身,一位是常年坐馆,教出过数任举人、进士的名师。
额外又请了一位堂主,负责统筹各项事务,并主理账目,至于剩下各种打下手的人,都由堂主根据情况,自行负责招聘。
消息放出去之后,有不少寒门学子慕名而来想要入学,两位先生探讨数日,最后决定进行两门考试,初试为卷面写诗作文,复试则是两人亲自面试,前后共招了一百二十名学生。
动静闹得不小,也引起了京里一些人的注意,但因为凤姐儿转手了好几道人,好事者虽然也暗中访查过,最后也是无功而返。
如今这学堂已然开学数日,情况倒还太平。
只是凤姐儿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惜春弄这个,每年少说赔出近两千两银子去,却又不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到底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