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章,都是技术方面的,要是你不喜欢,可以跳过去。
农事会议结束之后,萧剑和小玲坐着游船,在水库中游玩了好几天。
水库中的鸭子,被小玲用竹竿赶得哇哇大叫,后来,鸭子看到游船就跑。
春耕与萧剑没多大关系,别人忙,他倒反而更加清闲。
药厂的建设已经告一段落,研究组成员,又各自开始研究自己的项目。
最早为了给木炮提供钢珠,刘山就制作过大量钢珠,钢珠的研究,一直都是他在做。
萧剑来到他的房间时,见他和楚君衍两人,正用两块铁板,夹着几颗钢珠,滚来滚去。
楚君衍和刘山忙完,才看到萧剑和小玲站在旁边。
萧剑拿起一颗钢珠搓了几下,又在阳光下照了照。
钢珠表面打磨得非常平滑,但感觉光泽度不够。
他笑着说道:“滚珠的圆度解决了,光泽度还是不够吧?”
刘山点头说道:“我是用两个铸铁磨盘,夹住钢珠打磨的,可不管怎么打磨,都达不到光泽如镜的效果,是打磨的不够?还是磨盘的光泽度不够呢?”
萧剑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磨盘,又摸了摸磨盘的沟槽。
磨盘的沟槽内很光滑,只是有了些许磨损。
他起身说道:“磨盘的光滑度当然重要,硬度也要高。”
“咱们不是有石黑吗,用石黑做成坩埚,里面放入高纯度熟铁后,封闭出口,高温煅烧石黑坩埚。”
“石黑坩埚中的碳,会掺入到熟铁中,便可以得到高碳钢。”
“高碳钢的硬度极高,不光可以用来制造磨盘,还可以制造各种工具,比如钢锉、车刀、钢锯、钻头等。”
这时候,研究组的其他成员,在得知萧剑来到了铁厂,都放下手里的工作,找到这里来了。
萧剑接过楚君衍递来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才慢慢说道:“钢珠的光泽度,光靠打磨是不行的,在打磨钢珠时,还需要添加抛光液。”
“抛光液涉及化学知识,这方面,我给你们说得不多,今天,我就教你们一些化学知识,并制造抛光液吧。”
制造抛光液,需要用到硫酸。
目前制造硫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分解绿矾。
首次到晋江城时,萧剑就购买过绿矾,后来陆续又买了不少。
张春和流寇的几次交易中,也得到了大量绿矾,这些材料现在都不缺。
分解绿矾,还需要一些工具,他在玻璃厂的仓库中,找到几根S型的玻璃输送管,和几个体长,但瓶口很小的玻璃瓶,作为收集瓶使用。
仓库中有很多可以用作烧杯的容器,但杯口都太大。
找来玻璃工人,又给烧杯做了一个玻璃盖子,盖子的正中位置留了一个刚好能够插入玻璃管的孔洞。
玻璃工,已经在玻璃厂工作了几个月,做这些东西是轻车熟路、
检查了一下玻璃盖和烧杯,基本上没有什么缝隙。
玻璃管和盖子上的孔洞之间虽然有缝隙,用纸张塞住缝隙就行。
自从在九龙山建设药厂之后,玻璃厂得到了大力发展。
目前,玻璃制品是应有尽有,包括各种形状的玻璃容器和玻璃管。
烧杯和收集瓶、输送管都有了,但是,要将这些东西连接在一起,还得有一个活动支架才行。
又到铁厂的铸造车间,找一个老铁匠,打造了一个活动支架。
回来后,萧剑把烧杯夹在活动支架上,将绿矾装入烧杯中盖上盖子。
在盖子的孔洞中插入弯曲玻璃管,并堵住缝隙。
玻璃管的出口,插入在倒立的收集瓶瓶的瓶口处,收集瓶中装满了蒸馏水,倒立的收集瓶,瓶口淹没在水盆中。
因为大气压的原因,收集瓶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用酒精炉给烧杯加热,绿色的绿矾,慢慢变成了红色,分解出的气体,通过管道,送到收集瓶的瓶口处。
瓶口开始冒出气泡,向收集瓶顶部移动。
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这些气泡,越往上走越小。
气泡还没有冒到收集瓶的顶部,就消失不见了。
在场的研究组成员哗然,都在奇怪,这些气泡怎么会消失了。
看大家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萧剑解释道:“加热绿矾,会分解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
“硫化气体在水中冒泡时,又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溶液,所以,这些气泡就消失了。”
这时,绿矾完全变成了红色,萧剑停止给烧杯加热。
他小心地取出收集瓶,说道:“现在,收集瓶中的液体,就是稀硫酸。”
“硫酸是一种重要原料,你们可根据刚才的实验,设计出绿矾分解装置,大量生产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