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听,就回味过来了,原来这郭维想陈华锋委托佳德上拍卖会啊,不过话说回来,能上佳德的拍卖会,这件真迹肯定会有个好价格。就看陈华锋是想留存,还是卖掉了。
陈华锋听到郭维的这番话,也不言明态度,只是微笑对郭维报以肯定的掌声。
估价完毕之后,下个环节就是藏品交流,首先上场的是明丰堂的老板叶凡拿出一幅《梅花山鸟图》是茗代画家陈红绶所绘。
只见巨大的太湖石后,有一棵树干盘曲的老梅,枝桠上满布著含苞待放和盛开的梅花。一只山鸟佇立枝上,侧头而望。这只山鸟的鸟喙平伸,表情极富趣味性。陈洪绶以古籀法写梅杆,笔力雄健。花以鉤勒填彩法画成,轮廓线条细如游丝,遒劲稳定。花瓣和花蕊都用白粉点染,瓣瓣丰厚,朵朵圆实。石的皴纹扭动,笔墨圆润而含蓄。有9方印章,其中2方为佳钦览之宝和佳钦鉴赏收藏章。
画质为绢本,纵124.4CM,横49.6CM,一看就是一副不可多得的佳作。
众人围在画四周,观赏起来,不时互相低声讨论各个细节。陈华锋也来到傍边细看起来,用意念把画包囊起来,筑基的境界果然比炼气提升太多了,很快这幅画的情况,就了如指掌。
这是一幅仿画,却是刘大千大师所仿,由于此画是刘大千的真迹,价值说不定比陈红绶的真迹还要高,只有刘大师有此殊荣。
刘大千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特别是他临仿石淘和六大山人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几近乱真,也由此迈出了他绘画的第一步。他从庆代石淘起笔,到六大山人,陈红绶、徐维等,进而广涉茗青诸大家,再到颂园,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然而他对这些并不满足,又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戈壁窟面壁三年,临摹了历代壁画,成就辉煌。这些壁画以时间跨度论。刘大千目前成交价最贵的是982年作桃源图立轴,尺寸:209×92.2厘米,成交价融云币2亿7千万。
有人说看不准,有的说是陈红绶真迹,有的说是庆代仿陈红绶,众说纷纭,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陈华锋见到这种情况,心里暗动:“要融入这个圈子,必须有过人的鉴定水平才能折服这班古玩界的大佬。”
“我觉得这是刘大千大师仿陈红绶的真迹。”陈华锋用笃定的声音说道。
宛如一声春雷在人群中炸响,大家不约而同地带着惊讶,疑惑,不屑,鼓励,惊喜等各种神情,看向陈华锋。
目前只有一人说出了这个鉴定,那就是和大家打擂台了,要么一败涂地,要么一战成名!
首先对战的是做出陈红绶真迹鉴定的几位来客,其中有古画的鉴定专家,资深藏家。
陈华锋只需指出画卷的做旧破绽就可以断定这不是陈红绶真迹。意念已经把破绽之处了如指掌。
于是请曹春山这位装裱大师揭开卷杆之后就真相大白了,里层的包纸呈梅花鹿皮状的斑点颜色,卷杆也受到污染。很明显是裱件通身做的旧色。这是一幅仿品无疑。
真品裱件的纸和卷杆颜色自然、洁净。因为裱件至少有四层纸合成,所以,颜色不容易将四层纸全部渗透,只要将卷杆上的包纸打开,就可发现里面的纸的颜色不均或呈白黄色,卷杆也受污染。
做出真迹鉴定的几位不由承认这不是真迹,而是一幅仿画,其中那位古画鉴定专家露出了羞愧的神色。
陈华锋谦虚的说:“刘大师的仿画,黄斌虹、张冲玉、罗振动、吴风帆、付儒、陈久丁、叶恭海等鉴赏名家也有打眼的时候。这恰恰说明这幅画高超的画功,这是一件好事啊。”
大家听了,心里不由一松,对呀,鉴赏名家对刘大师的仿画也打眼,自己打眼也是难免的嘛,看向陈华锋的眼神顿时和善了许多。
接下来,做出庆代仿的专家,也在陈华锋说明颜料中含有近代时期才有的颜料化学成分后,也折服败下阵来。
然后陈华锋对刘大师所用的技法,仿画的方法,都做了详细的解说,并且一一解答了各人的提问,并做出了详尽的回答。
所有人都被说的无可反驳,心服口服接受了陈华锋做出刘大千大师仿陈红绶的真迹的鉴定。
最开心的莫过于明丰堂的老板叶凡,如果是一副平常的仿画,那就亏大了,但是刘大千的仿画真迹那就赚大发了,说不定比真迹还要高价值!
众人心里一致认定:“陈华锋虽然只是一个少年,但是古画鉴定的水平在现场是属于数一数二的,看来得到这幅《云峰墨戏图》真迹,肯定是鉴定出来的,而非捡了小漏。”
经过这次鉴定,陈华锋成功打响了第一炮,正式融入了星峰城顶级的古玩圈子,初露鉴定专家的峥嵘。······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到 【起】【点】读书,搜索“新书友㊣大礼包”,把 --㊣ -去-掉,兑换限量福利礼包,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