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姜星火是怎么平平安安走出五军都督府的。
等到徐膺绪又讲到了姜星火那套战争理论的时候,徐辉祖陷入了深思。
将某个利益绑定在自己战车上,尤其是不可割舍利益绑定,这是极管用的庙堂手段。
毕竟姜星火点化出了新的制造力,而这些大量制造出的货物商品,如果不能在国外找到倾销市场,那么就会对大明国内的民间纺织业造成毁灭性的冲击。
而将军不仅能通过军事手段解决这一难题,还能从中获取功勋,以及商品销售的分红,可谓是动力十足,如果整个战争模式真的这么进行,那么想必不出多久,只要安南见了甜头,整个大明的勋贵武臣阶层,都会牢牢地跟变法绑定在一起,到了那个时候,谁反对变法,那就是断全体武将的财路。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敢杀他们父母,那这些武将和下面的校尉,就敢带兵拿着刀子杀反对变法者的全家。
换言之,只要安南打下来,商品能持续地卖出去,换取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么变法就走出了
等听完徐膺绪关于军阶的讲述,以及姜星火是怎么被前倨后恭的将军们恭送出去的,徐辉祖难得地笑了起来,笑完说道。
“江南纺织业手工工场的分红吗?景昌在那边负责治安,稍后我去信问问。”
见家主心情好了不少,一家人面上也都没了愁容,就在此时,外面也传来了仆人的通传。
徐皇后带着几名宫女、太监,没有大摆排场,很低调的回到了娘家。
不过必要的规矩还是有的,中门大开,魏国公徐辉祖以降,叩拜行礼。
“见过皇后娘娘。”
徐辉祖跪倒在地,声音略显嘶哑,“臣徐辉祖恭迎皇后娘娘。”
“本宫今日回府省亲,不宜喧哗,诸位免礼吧。”徐皇后轻启红唇温婉地说道,声音柔美如水,周身威势却颇为令人肃穆。
显然,从燕王/燕王妃到皇帝/皇后,近一年的身份转变,改变的不仅仅是朱棣,这对夫妻已经彻底适应了新的身份和与之相匹配的一切。
徐辉祖缓缓起身,众人依次起身,站立两侧。
行礼完毕,徐皇后也自在了许多。
“都是自家人,走吧。”徐皇后微笑着说道,抬脚朝内室走去。
众人紧随其后亦步亦趋,鱼贯进入了厅。
徐皇后端坐在首位,孙老夫人则陪在次座,徐辉祖、徐膺绪及徐妙锦等兄弟姐妹则坐在两旁,不过身份却切换到了家宴的模式上,以辈分相称。
“来喝碗燕窝汤,这是我让厨房特制的,很滋补。”孙老夫人含笑说道,端起一小碗燕窝递给她。
“谢谢母亲(非亲生,亲生则称呼娘亲)。”
徐皇后点头说道,却只是把碗放在身前的桌子上。
“大妹今日回府省亲,不知为何事?”坐下后,徐辉祖率先询问道。
徐皇后笑吟吟道:“听闻最近发生不少事,不过大哥也不要太放在心上。”
徐辉祖苦涩地笑了笑,道:“是大哥的不是,靖难惹怒了陛下,才导致徐家如今的局面,幸得大妹庇护。”
徐皇后点了点头,目光扫视在场众人,徐辉祖马上要被调到北边去,庶出的徐膺绪既不是该挑大梁的也没有这个能力的,小妹徐妙锦徐皇后微微摇了摇头,徐妙锦虽然颇有才学,但到底是个姑娘家,遇到麻烦也没办法解决。
“看来还是要提点提点大哥。”徐皇后心中暗道。
念及至此,徐皇后问道:“变法的事情,大哥是怎么看的?”
徐辉祖摇了摇头,他与姜星火没交集,自然更谈不上了解,只是姜星火所提出的变法,他出于魏国公府掌舵人的固有谨慎,是绝对不会轻易表态赞成的。
徐皇后也不好说太多,只能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曹国公下个月就要从日本归国了,曹国公是国师的旧友,对变法的态度,一向是支持的.洪武开国勋贵,多以魏、曹两家马首是瞻,若是到了彼时,有些事情就晚了。”
徐辉祖近乎犹豫的谨慎,在此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不是不清楚,大妹是带着皇帝的意思来的,可骨子里遵守秩序的本能,让他还是下不定决心,旗帜鲜明地表态支持变法。
更何况,眼下庙堂里反对变法的声音是如此汹涌,而变法派明显处于极端不利的情况。
这种情况,并非是获取勋贵武臣的支持,就能够得到扭转的。
毕竟变法涉及到的,大多都是行政事务,而很少涉及军事。
见徐辉祖这副模样,徐皇后心头也叹了口气,不过也并未因这件事为难徐辉祖必须表态,毕竟徐辉祖也有他的考量而徐家跟以前比是已经落魄了,但还有徐皇后这个后盾,就算有人不满意,也不会把矛头直接指向徐家。
徐皇后继续说道:“咱们只要守住了根基,总能够慢慢恢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