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又开学了,清秋等人也升为高二七班学生。
这天晚自习课,第一堂课是数学课,王老师拿着课本走进教室,出乎意料的是,王老师并未讲课,而是让大家自己看书或者写作业,有不懂的地方问他或者请教其他同学,然后坐在讲台上备课。
清秋与刘玲玲的数学作业早已完成,便把书拿出来翻看。
“清秋,之前说让你把你的画本给我看看,你带来了吗?”刘玲玲悄悄问。
清秋看了一眼王老师,只见他头也未抬,正认真地写着什么,便从书桌里拿出画本递给刘玲玲。只见画本封面是一副水墨画,一首诗位于左上方,正是唐朝诗人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两人先把数学课本立在桌上,便于挡住王老师的视线。
刘玲玲刚翻开画本,便被惊呆了,只见一位身穿白衣的古装美人正坐在桃树下抚琴,桃花瓣缓缓飘落,美得让人想身临其境。
刘玲玲险些发出“哇”的惊叹,连忙用手捂住嘴,前后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自己,才松了一口气接着往后翻看,有古装男子在竹林吹笛图、有古装美人跳扇舞图、有古装男女依偎图、有古装美人采荷图……右边都是图,左边都是相关说明,或短句,或诗词。纸张厚实,并不相透。
“玲玲,你家附近的书店有这样的笔记本卖吗?封面是花卉,最好是……桃花。”清秋问刘玲玲。
“你这本还有很厚没用,你还买来做什么?”刘玲玲边问边回想。
清秋看着桌上立着的课本,思绪却飘远了,脑中浮现出谢凌的面庞,他的关心、他的微笑、他的……清秋忍不住低语道:“我想在里面,画一人,画进去,收藏起来……”
刘玲玲正回想逛书店的情景,并没注意清秋的低语。刘玲玲家附近有几家书店,经常去买学习用品,突然,刘玲玲说:“我在一家书店看到过类似的笔记本,封面好像就是桃花,我放学了去找下。”
清秋被刘玲玲的话拉回思绪,高兴地说:“麻烦你了,玲玲!”
刘玲玲不在意地说:“客气什么!”说完继续看画,待看完,刘玲玲小心翼翼地合上画本,郑重地还给清秋。
“这些画你一定花了很多心思吧?”刘玲玲问。
清秋点点头。
刘玲玲赞叹:“画得太好了,栩栩如生!”
清秋却说:“那是你不太懂画,其实,我的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没有系统学过,都是凭自己感觉琢磨着画,很多都是形似神不似。”
刘玲玲说:“那对于自学的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你有考虑报正规的绘画班进行系统地学习吗?”
清秋低落地回道:“考虑过,但听说绘画班的学费很贵,而且报班学习会占用很多时间,我们正处在上高中的关键时刻,我妈妈也不会答应的。”
“嗯……这确实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可是……”刘玲玲还准备再说些什么,忽然刘玲玲立起的课本被推倒了,吓了刘玲玲与清秋一跳,原来是前排的陈悦有话要说:“刘玲玲,你不是说想看我的杂志吗?给!”说完将杂志放在刘玲玲的课本上。
刘玲玲赶紧拿下,将课本重新立好。清秋看到是娱乐圈方面的,便没受住诱惑与刘玲玲一起看。两人边看边悄声讨论。
“这杂志上写的明星八卦不一定是真的,也许是为博人眼球捕风捉影的。”清秋客观地说道。
刘玲玲接道:“确实如此!不过这些明星颜值倒是杠杠的,男俊女靓,他们演的电视剧也好看,我妈可是天天追某冰演的电视剧,她也是我的偶像哦!”
清秋评价道:“天生丽质!”
“天生丽质的不止那些明星,我们这里也有啊,谢凌、你、魏琴玉都是,但最突出的还是谢凌,他不仅长相英俊,还是全年级的学神,听说篮球也打得特好,可是好多人崇拜的对象。连魏琴玉都喜欢往他跟前凑呢!”刘玲玲接着边翻杂志边无意说道。
清秋听了,偷偷转头看向谢凌,正好与谢凌四目相对,不知想到什么,清秋一下子红了脸,如同做错事当场被抓住的小孩,赶紧转过头假装看书。好在刘玲玲正专注地看着杂志,并没有察觉到清秋的动静。
第二堂晚自习课是政治课。
杨老师拿着蒲扇走进教室,让大家自习。他在讲台上坐了一会儿,看下面的学生有些在悄悄闲聊,便拿着蒲扇一摇一摇地在过道上转悠,边走边叹道:“你们这群小崽子现在可真幸福啊!国家给你们创造了如此好的学习环境,有窗明几净的教室坐着,有明亮的电灯照着,有扇风的风扇吹着……放学了可以逛街、打篮球……比我们那时候可好太多了……”
有学生好奇地问:“杨老师,你们那时候是什么样的啊?”
杨老师放慢步伐,陷入回忆:“我们那时候啊……教室是石头砌的与泥土垒的,照明是煤油灯点的,热了是用蒲扇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