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原本已经进入秋季的天气却依旧闷热无比,炙热的太阳依旧兢兢业业地驻守岗位,认真得让人忍不住想学习后羿一样,射日。
这天刚好星期一,古县高中所有学生都穿上了统一的校服,男生上半身是白色短袖T恤,下半身是黑色长裤,女生上半身也是白色短袖T恤,下半身是黑色及膝短裙。所有T恤左胸处都带有班级标识。
高一七班,在古县高中教学楼最里面的一栋楼里的第五层,也是最高一层。讲台上有一张宽阔的讲桌,讲桌由砖砌泥刷而成,并铺上了白色瓷砖。下面左右靠墙各摆放着一列两人木桌,中间两列木桌并拢摆放着,两边各留一条过道。
午后第一堂课是政治课,上课铃响后,老师还未到来前,所有学生一边听着白色天花板上四台吊扇吱呀吱呀地工作声,一边做着自己的事情。有的学生一边揉眼睛一边打哈欠,有的学生低声聊着天,有的学生低头翻着书本,也有的学生在埋头赶作业……
不多时,只见班主任杨老师拿着教材走近教室。他约莫四十来岁,身材中等,身穿灰色短袖T恤,留着平头,戴着金框眼镜。未认真的学生立即正襟危坐。待杨老师走上讲台,看着一个个坐姿端正的学生,说:“哟,今儿个都挺认真的嘛!”
其他学生都一言不发,还有学生在憋笑,就个子最高的吴华说话了,平时他最调皮捣蛋,七班学生刚好单数,杨老师就安排他一个人单独坐最后一排的一张桌子。吴华催道:“老杨,有啥事你直接宣布吧,大家都等着呢!”
杨老师面露意外,不知他怎么知道自己有事要宣布,直接问出心中疑问:“吴华同学怎么知道我有事要宣布?”
吴华立即回道:“老杨,一般你上课迟到多半是开会去了,你们开完会,我们肯定就有事要做了。”
杨老师笑笑说:“哟,挺了解我的嘛!观察力不错!”
吴华面露得意,骄傲地说道:“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杨老师瞪了得意忘形的吴华一眼,说:“能用在学习上就更不错了!”接着看向下面所有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来自整个县城的四面八方,有乡上的、镇上的,也有县城中的,不管以前你们学习多优秀,现在来到同一所学校,就都是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了。入学已经快一个月了,本周四与周五学校将举行第一次统一月考,同学们,让老师和你们的家长看看这一个月你们的学习成果吧!”
杨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哀嚎一片。待哀嚎渐歇,杨老师露出更和蔼的微笑,鼓励说:“加油吧,同学们!月考过后,大家也适应了高中生活,所以大家需要上晚自习了,时间是每周一到周四18:30—20:00。请切记!”
教室里才停下的哀嚎又此起彼伏,平时不爱学习的吴华更是目露“凶光”,问道:“老杨,你怎么能这么残忍地对待如此可爱的我们?”其他不爱学习的学生几乎同时“愤怒地”看着杨老师。
杨老师不管底下仿佛激光剑的目光,依旧稳如泰山,笑呵呵地反问:“你们大多数人才十六七岁,都还未成年。在这么炎热的天气,是现在在学校努力学习残忍,还是去工地上搬砖残忍?”
听了杨老师的话,七班的学生一些认真思考,这是对将来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一些面露凝重,这是只知学习却没思考未来的学生;连蹦跶得最厉害的吴华等人也歇声了,这是不认真学习每天得过且过的学生。
杨老师看着一众反应,接着说:“另外,有个男同学将加入我们,他叫谢凌。晚点我有事处理,他自己过来,就坐吴华旁边。希望大家多帮助他,毕竟他初来乍到,让他尽快熟悉我们这个大家庭!接下来请大家将政治课本翻到第20页,这堂课我们讲……”
一堂课很快结束,休息10分钟后又是下一堂课,一下午就在不停地学习中度过。
今日轮到程清秋与她的同桌刘玲玲值日,两人需要在放学后做清洁,比如整理讲台与黑板、打扫地面、倒垃圾等。
刘玲玲扎着高马尾,长相清秀,属小家碧玉型,但性格却热情活泼,乐观开朗,也没什么坏脾气,爱扎低马尾的清秋和她相处得很融洽。
刘玲玲一边整理讲台,一边对清秋说:“清秋,马上要进行月考了,我好担心我的数学。”
正扫着地的清秋直起腰,眼波如水,眉似远山黛,粉面凝重地说:“我也是,数学老师讲的我好多都听不明白。马上就要月考了,肯定考不好……”
刘玲玲放下黑板刷,眼睛滴溜一转,出主意道:“要不明天数学课后,我们主动去请教王老师?”
清秋皱着秀眉,迟疑道:“可是,王老师好凶哦……”
刘玲玲问:“王老师凶吗?”
清秋反问:“不凶吗?”
刘玲玲看着认真无比的清秋,叹息道:“是挺凶的!”
清秋点头,接着说:“要不,我们明天还是照样去请教其他同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