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说好的文明考试(3 / 3)

一桩腌臜事,黎夫子出身自京城一户书香门第,是家中庶出,家中有一嫡女嫁予京中寿阳伯世子,可惜这位嫡女命薄年纪轻轻就去了,留下一双年幼儿女。

唯恐与姻亲疏远,黎家急匆匆将尚在闺中的黎夫子许给了女婿作继室,可谁知就在大婚当夜,那伯世子竟让人给继妻灌下了极寒的绝育汤药,差点没当场要了黎夫子的命。

此事当夜就传回了黎家,可黎家却并无要为庶女出头的意思,反是差人传话叫她安分度日贤惠克己,要说这黎夫子虽是庶出,却不是个性子卑贱亦任人欺凌的,得闺中好友相助,黎夫子一纸将伯世子告上了公堂。

继妻虽不同于原配发妻,却也是妻,是受官府律法保护的,不同于妾侍之流,残害是断断为律法所不容的。

可是这伯世子怎么说,自己与亡妻伉俪情深,也已育有嫡出子女,自己这般做不过是不愿见将来继子女与原配嫡出争锋,继妻有了自己的孩子苛待原配所出,这一切都是他对原配亡妻的一片深情呐。

呸!伪君子和畜生说的就是这种人。

可是啊……当年竟还有许多人表示自己深深被这番话给感动了,如此感念旧人的男子虽做法过激了一些,可也足见是个重情的男子啊,况发妻是嫡出继妻可是庶出,庶出嫁作继室不就早该有安分守己的觉悟,这样闹往后的日子还想不想过了?

且叫人最觉着可怕的是当年抱着这样感动之心的还几乎都是女子……

世道偏向男子,教女子宽容。

女子偏向男子,叫女子克己。

男子的错,是因女子不贤。

女子的错,皆因女子自身。

可悲,可笑,可怖。

每每想到当年黎夫子所经历的这些,虽是局外人,可清安却是打心眼里觉着不好受,尤是近年来时常周旋于各家后宅,见到了太多为礼法所缚落入悲凉境地、甚至走上歧途的女子。

一路驾轻就熟,不多时,清安远远就见夫子所居院落院门大大敞开着,依稀可见院中精心栽种着的翠竹,走近了依稀还能听见里面传出说话声来,其中仿佛是有一男子声音。

好像来得不太是时候呢。

这么些年夫子的爱慕者还是很多呢,所以她还是换个时候再来吧。

清安十分识趣的扭头就走。

什么,当年的事好像还没说完?

哦,话说当年黎夫子的事不知怎么就惊动了宫里的皇后,亲自介入让黎夫子与伯世子和离了,不过娘家黎夫子却也回不去了,幸得闺中好友也就是现如今青山书院的院长夫人周氏相助,来青山书院做了女夫子。

要知黎夫子在闺中时本就是货真价实的才女,作得一手好丹青,为人也本分聪慧,若不是被庶出的身份所累被家中做了棋子,前程婚嫁未必就比她那命薄的嫡姐差。

要说世人看重嫡庶之别并无不妥,不妥之处在于仅仅以嫡庶出身去判别一个人的高贵与卑劣,然高贵与卑劣并非在于血脉,而在品性。

就像黎夫子的嫡姐是嫡出不错,可又做了些什么呢?

听闻就在黎夫子做了书院的女夫子不久后,有个男子找上了伯府,说是伯世子一双儿女的生父,视亡妻为真爱的伯世子自然不信,可几年下来见两个孩子确实越长越不像自己反当真像极了来认亲的男子。

这下甭说伯世子生了怀疑,伯爷夫妇早坐不住了,急忙忙的,开始张罗为世子续弦,哑巴亏可以吃,但必须得保证继承人血脉纯正无疑啊。

不过有了当年那一出哪家还敢把女儿往这家嫁,就是庶女也不行啊,不怕被外人唾沫星子给淹了呀,所以最后这伯世子没能如愿续弦,不过却是纳了好几房美妾。

但是,这一眨眼十多年过去了,年轻的美妾换了一拨又一拨,除了原配所出的一双嫡子女,这伯府世子愣是再没折腾出半个庶子庶女来。

这到底为什么呢?

谁知道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