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报恩的郡主(20)(2 / 2)

和亲近的却一个也没有,就连嫡长孙宋谦玉亦然。

他的态度就是,反正孩子是你们生的,自家的娃自家疼,在他这个祖父眼里都是宋家的孩子就完了。逢年过节的给压岁钱啥的,无论哪个他给的都是一样的,不管嫡庶,不论男女。

文瑾也是头一次看到这位公爹愿意哪个孙辈住在跟前的,平素都是嫌吵,恨不能在他住的院子旁留出一道空地隔开儿孙,一个人住得自在舒服极了。

且看驸马的意思……像是通过气了?

宋文远不知文瑾的想法,一手抓着楚霏的小手,一手托着她的背,一句句地逗她说话,问些喜欢吃什么、近来爱做什么之类的事。

和她聊过后,他又问了问宋瑾玉,大多是这类没营养的话题,诸如亲事、当差这些是半个字都没提,也不知是不关心还是不愿提。

这般闲聊了一阵子,就有侍女进来禀报,说是午膳摆好了,府中的小主子们也到了,该去用膳了。

摆膳的是一处偏厅,这会儿就分男女坐了,宋文远、宋恒,和上朝回来的宋慎、告假回来的宋慷、宋谦玉带着一众男丁们坐在一处,文瑾、姜氏则带着卢氏和府里的女孩们坐在一处,本是一家人,便没隔屏风竹帘,仅是分桌而坐,互相都能看到彼此。

楚霏认了认头次见的大伯宋慎和四叔宋慷,至于四婶……说是四婶的娘亲病重,回娘家侍疾去了,所以今日并不在府中。

至于二伯和二伯母,因二伯外任不在祁都,二伯母自然随同赴任,值得一提的是,二伯外任的职务正是她的封地长宁的府丞。

一大家子这就算是团圆了,也是宋恒出征刚回来的缘故,不然恐也聚不齐这么些人。

一顿团圆饭吃罢,文瑾带着楚霏回三房的院子午休,其他人也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唯有宋文远、宋慎、宋恒、宋慷和宋谦玉去了书房,一边喝着消食茶一边说话。

“老三这次回来就留任了吧?”宋慎作为长兄和护国公府的实际当家人,一开口问得就是正事、要事。

“嗯,陛下之后会下旨。”宋恒没有说具体的任命,旨意未下,即便是和父亲兄弟,他也不会直言即将担任的官职和所在部门。

“留任就好,你这在外打仗,虽说是将领不用冲锋陷阵,可家里人也一直跟着提心吊胆的。”宋慎松了口气,除了真心担忧同胞弟弟安危,也是不愿因为意外影响家族地位,三弟这个驸马身份,于宋家而言还是十分重要的。

“三哥会任何职?殿下不曾与三哥说吗?”宋慷问道。

宋文远、宋慎、宋恒垂眸不言,这话问得多傻?陛下没有下旨之前,便是有所揣测或是得了具体的消息,也不能随意说出来不是?

宋谦玉笑了笑:“四叔莫急,以三叔在陛下面前的体面,只是多等几日罢了,无论在何处任何职,都是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无分好坏的。”

宋慷一看父亲兄长们的神情,就知道是他说错话了,又听大侄子这么说,便点点头表示了解,不再开口了。

他今年才25岁,和兄长们年龄相差大,仅比大侄子大了5岁,素日里也明白为官处事上远远不如兄长们,就连大侄子都比他更敏锐些,所以平日里只管听话,安排什么干什么就行了,有时候像这样说错话了不被搭理也不在意,过了就忘了。

虽说是兄弟中唯一的庶子,可他在府中并不曾受到苛待和排挤,自幼由嫡母教养,和嫡出哥哥们接受同样的教导长大,只是天生没那根筋,天赋都点在了读书上,如今任翰林院侍读,被陛下派去修书,整日和书籍打交道,倒也过得自在。

这就是护国公府家风正了,不然也养不出这样性子单纯的庶子。

宋慎、宋谦玉父子跟宋恒说了些朝中之事,诸如近来的人事任免、各部正在经办或即将经办的大事、要事,旨在让即将回京任职的他更熟悉当前的朝堂局势和各部事务。宋慎说的是大方面,宋谦玉则补充了些他认为应该提醒的细微处,这一聊就是大半个时辰。

他们所说的和文瑾所说的又是另一个角度,这些于宋恒都是很有用的。

宋文远从他们刚开始说的时候就打起了瞌睡,等他们说的差不错时又恰好迷瞪着醒来,让人分辨不清他到底是听了还是没听。

他喉咙里咕噜了一声,清清嗓子迷糊道:“说完了没?哦,说完了啊!”

“父亲,你若困了大可去房中歇息,不必在此陪着儿子们。”宋慎无奈道。

“我也不想靠在这端着,这不是老三有事儿要说嘛!”宋文远嘟囔着,不满地揉着自己的腰背。

宋慷嘴角微抽,端了茶才遮住。他爹这数十年如一日没骨头的样子,真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老三有何事要说?”宋慎询问的目光看向宋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