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插:
他们分手那天:乌鲁木齐的冬天,街道两旁行道树的叶子被留在了深秋。
孟一楠和江之远正式分开的的这天,他们在电话里告别。
那天,27岁的江之远拿到了第一笔融资,给他投资引线的是他的清华校友,也是大院里从小认识的一个哥哥。
晚上公司庆功宴前,江之远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盯着手里的烟,想不起自己是什么时候烟不离手的,更想不起孟一楠是什么时候离他越来越远的。
秘书进来提醒他到时间了,韩总他们已经提前出发。江之远猛吸一口烟,抬步走出了办公室。
此刻在乌鲁木齐的孟一楠走在街上裹紧了身上的衣服。
她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乌鲁木齐的冬天。
她那么爱的江之远,真真正正的离开了她的人生。
回首看去,那些她积攒的温暖和爱意早就被隐秘、不易察觉的寒流冲散了。
冷风吹来,她再也忍不住流泪,缩了脖子,下巴摩挲着衣领,眼泪一滴一滴的砸下。
大多数时候,她跟妈妈去和田过暑假,都是在乌鲁木齐转机,她多次在地窝堡机场短暂停留,可从没有进入过这座城市。
后来她陪着江之远在乌鲁木齐度过了他人生的半个24岁。之后在北京,孟一楠总是怀念乌鲁木齐那个人生里稍稍带着隐晦忧郁的江之远。
正文:人生初遇时
孟一楠拉着行李箱,低头向前走,他父亲孟斌在新疆工作,每年寒暑假她妈妈都会带她来新疆陪伴爸爸。
她妈妈南芳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内地工作。
由于身体原因南芳最近在准备退休。
今年夏天,孟一楠已经读完大三,来新疆过暑假。秋天大四开学,她就要实习工作了。
南芳风风火火的在前边走,不忘回头看身后的孟一楠,怕她犯迷糊又跟丢自己。
新疆的夏天和内地不太一样。
在内地,常年没有阳光照射的犄角旮旯都和暴晒过一样燥热;但在新疆,你只要站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就会凉快许多,肤感差异明显。
她爸爸派来的司机在和田机场接到了她们。
晚上吃饭时,爸爸过于热情,孟一楠头皮发紧,找了个由头,离开了饭店包间。
洗手间,孟一楠看着镜中的自己,轻声呢喃自己的名字,一楠,一楠。
这是她的习惯,心情不平和时,总爱嘟囔自己的名字。
孟一楠站了一会,洗完手转身离开时,瞥了一眼角落里的人。
白色的商务衬衫,高瘦挺拔的身材,气质很特别,是汉族人。
刚才在镜子里,孟一楠已经悄悄看了他一会儿。
江之远从乌鲁木齐来,跟随领导在和田考察工作。他前一天熬了通宵,一直到今晚他还没有休息过。这一阵儿实在顶不住,他直接跑出了包间,打算到外边抽根烟。
他站在卫生间的一角,刚想点火,一抬头就看到了禁烟标识。
心底躁意快要压不住,他不停地搓着手里的烟。
孟一楠关注他,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这家酒店全场所禁烟。
江之远却没注意到她,把烟扔掉后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洗手间。
吃完饭,孟一楠一家三口在酒店大堂瞧见左侧旋转楼梯下来一行人。
她抬头的一瞬又看到了那个穿白衬衫的男人。
他在一行人的最后,整个人闲闲散散的,身形却不散。
这样一看,江之远留给孟一楠最初的第一印象就是有些矛盾的。
一行人最前方被人簇拥着的一位中年人回身喊了他一声,他走快几步到中间那位身旁。
听不清是怎么介绍他的,旁边人的眼神俱是一变,升到这个位置,大多数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了。
他一本正经的应酬着身旁的各位领导,孟一楠看着觉得他也没那么在意的样子。
起码她父亲应酬起来不是如此的。
他太松弛了,不像他那种圈子里的人。
一行人没有过多停留,跑过来两个穿商务短袖的男子引着他们离开了酒店。
孟一楠收回视线,她父亲孟斌看一行人走出酒店大堂之后,领着妻女也回了家。
出了酒店,江之远慢慢的又退到了队伍的后头,他不经意的转头间看到了莹莹光彩的一张笑脸,远远地在他身后踱着步子往外走。
他不甚在意,却也下意识多看了几眼。
......
刚到新疆的前几天,孟一楠总是不习惯下午两点半才吃午饭。
小时候,她和妈妈说,来新疆的前几天应该调一调时差,12点吃饭,后面慢慢改!
为此,她妈妈还嘲笑她是多事儿的小屁孩!
12点多,孟一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