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同行评审一般有三个,只要能够得到两个专家的青睐,基本上就能被主编收稿。
同行专家评审有单盲和双盲之分,《BasicResearchincardiology》杂志选择的是双盲,即投稿人和审稿人是不清楚对方身份。
“看这英语习作的习惯,太地道了,应该也是某个欧美大学或者研究院的论文吧。”
作为华夏人的樊伯彦,很清楚各国投稿人的英文写作习惯。
一般其他国家的人,即便英文水平再专业,写论文的思路,也是趋近于本国的思维。
眼前的这篇论文,樊伯彦看去的第一眼,那就是太地道了。
绝对不可能出自其他国家人的手笔。
“咦,这还是研究达格列净的啊!”樊伯彦喃喃道,“难道这又是阿斯利康公司的论文?”
最近达格列净在国际心血管药物领域,可谓是大火啊!
樊伯彦也看过好几篇关于阿斯利康关于达格列净研究的论文。
“我记得华夏国内,好像也有一个实验室在研究达格列净吧,也发了几篇不错的论文。”
对于这种前沿的火热领域,樊伯彦都会有所涉猎。
特别是,这一次“达格列净”的研究团队,还有来自于国内的!
这对于樊伯彦来说,那可是一个大惊喜。
身为华夏人,虽然身在美国,但心在华夏,他无时无刻都关注着华夏国内心血管药物领域的咨询。
樊伯彦抛去脑海中的杂念,继续看了下去。
“咦,不对劲!”
身为心血管领域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立刻察觉到这篇论文的异常之处。
“这篇论文运用到的统计学方法,不对劲儿!”
不是统计学方法太差了,相反,是太好了!
对于这种类型的临床科研实验,根本用不上这么高端的统计学方法。
只需要运动稍低一层次的统计学方法,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樊伯彦眉头微皱,他暂停审阅这篇关于“达格列净”的论文,而是找到了之前阿斯利康所发表的那几篇文献。
这一对比,樊伯彦就发现了异常。
之前阿斯利康发表的论文,根本就没有尝试过这么高级的统计学方法。
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特例”呢?
“难道我手上的这篇论文,不是阿斯利康公司发表的?”
樊伯彦被自己心中的这个想法,吓了一大跳!
如果说,不是阿斯利康公司发的,那这岂不是华夏国内的那个实验室发表的?
“国内什么时候敢和阿斯利康做这种科研竞赛了啊?”樊伯彦仍旧有些不敢相信。
在他的潜意识里,国内的科研人员,难道不是跟在欧美等国家身后,进行翻译工作的吗?
如果真是国内的实验室……想到这里,樊伯彦心中隐隐多了一份期待。
……
……
……
京都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一区医生办公室。
“陆晨,你来京都大概有两个月了吧?”肖世康朝陆晨道。
“嗯,差不多。”陆晨微微点头。
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半年的交流生活,转眼间就过去了三分之一。
“院里的研究生科,让你们来交流的学生,都上交一份总结。”肖世康道,“主要就是说一说,这两个月都做了哪些事,有哪些收获或者成果。”
“好。”虽然陆晨对这种事情不感冒,但是医院要求的,只能去执行。
回到寝室。
陆晨开始着手准备月度总结。
他听说院里还会给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具体什么评判的标准,暂时还不得而知。
“这么快就两个月了啊!”陆晨心中喃喃道,留给他们进行临床科研实验的时间也不多了!
按照之前的部署,如果两个月之内,他不能发表一篇高分的SCI论文,不能证明自己有和阿斯利康竞争的实力,那他就只能躺平了!
“时间不多了。”这时候,陆晨只能期待着《BasicResearchincardiology》杂志的回复。
至于研究团队中的其他人,柯玥的论文已经被录用了,这算是一个好的消息!
而谷新悦和王子豪,因为经验不足,他们两个一起完成的论文,则是被退回修稿了。
对方没有直接拒稿,而是退回重修,这也意味着还有机会。
陆晨暂时比较闲,趁着这个机会,他刚好帮助谷新悦、王子豪两人修改论文。
……
转眼间,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
陆晨帮助谷新悦、王子豪两人修改的论文,也被杂志社接收了!
为此,王子豪兴奋了好几天,就连一直高冷的老谷,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但是,无论是柯玥的论文,抑或是谷新悦和王子豪的论文,都不是起决定性因素。
他们一个2分,一个3分,和阿斯利康的论文相比,还真上不了台面,只能充数了。
“陆晨,你的那个杂志社还没回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