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消郡守亲自动员,这冀州,岳北安也是想去的。
镇国公的信中言明当前形势不稳,如他能找到机会打探下寇仲平的态度,便能更好的做部署。
此去冀州,定然要受些刁难,他犹豫的,是李如卿要不要去。
李如卿自是做好打算要去的。
她的态度坚决,岳北安也便没再劝。
李如卿并不知晓岳北安的想法,在她看来,岳北安的这趟差事,纯粹是郡守为了逃避寇仲平耍官威耍到自己头上而找的替身。
而她要去,并不是去看热闹的。
完颜烈对西北五州布防图虎视眈眈,到底何种手段尚且不明,眼下小翠又离奇失踪,保不齐就是奔着冀州直去了。
寇仲平是死是活,李如卿不甚在意,但布防图是行军命脉,但凡有一丝可能的危险,李如卿都无法置身事外。
所以这冀州,她铁了心一道同去。
岳北安是代郡守述职,自然需要郡守的人一同前往。
众人都知道寇仲平正等着点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这趟差事估计多半会很糟心,因此师爷来侍卫所挑人的时候,个个跟鹌鹑似的低着头不吭声。
“哎你们你们……真是不争气!不争气!”师爷气的的八字胡高高翘起,怒其不争的瞪着眼说道:“没人主动的话,我就直接点名了啊!”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依旧不为所动。
师爷冷哼了一声,刚要开口,就看到一个人缓缓站了起来,朗声道:“我去。”
旁边的小个子急忙扯了扯那人的袖子,低声喊道:“头儿,这趟差事可不好办呐!你再想想!”
师爷却是不待那人再想,笑的一口黄牙全露在外面:“哎呀罗领队,嘿嘿,好样儿的!我一定在郡守面前好好赞扬你一番!既然你主动请缨,那就你们一队领这差事啦!”
罗大岩面无表情的道了声“是”。
旁边其他队的人见师爷颠儿颠儿走了,立马兴高采烈作鸟兽群散,只罗大岩一队的六个兄弟们垂头丧气,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耷拉着脑袋。
罗大岩挠了挠头,他知道没人愿意去。
但岳公子要去冀州,如果没一个人站出来,让他知道了,该得多寒心。
瞧着兄弟们都神情低落,罗大岩略带歉意地抱拳,诚恳说道:“又得辛苦兄弟们了!这次,是我罗大岩欠诸位的!”
众人毕竟也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罗大岩又一向照顾他们,大家也都是明事理的人,小宋率先开口道:“嗨这算啥事!头儿,我还没去过冀州呢,正好去开开眼界!”
其余几人也都点点头。
“不就是去冀州嘛,我早就想去转转了!”
“就是,头儿你别这么想!咱们是兄弟嘛!”
气氛渐渐又活络了起来,大家索性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冀州是什么样子。
“头儿,你去过冀州吗?给我们讲讲呗,省的我们去了冀州,被人嘲笑没见过世面!”
罗大岩点了点头,面上带了一丝笑意:“我没去过……不够我婆娘家祖上就是冀州人,听说过一些……”
兄弟们眼前一亮,立马围住罗大岩,央求着让他展开说说。
夕阳西沉,众人围坐在校场上,听着罗大岩东一句西一句的在脑海中搜刮曾经听到的冀州景象,对这趟差事也渐渐充满了期待。
************
从齐州出发,沿官道快马需得七日才到冀州,而寇仲平信中只给了十日的期限。
虽说郡守对这次述职有意见,但想到保不齐这封述职信会传到太子那里,再展望一下,说不定还能到圣上面前,那这述职信就得特殊对待了。
因此郡守和师爷对述职信是再三美化,用词斟酌了又斟酌,考究了再考究,辞藻之华丽、用典之深远,让人忍不住怀疑,郡守是不是要重考科举了。
受不了郡守如此墨迹,李如卿催了又催,终于让他们赶在第二日午时完成了史上最“用心”的述职信。
用过午饭,岳北安众人终于启程,马不停蹄的向冀州赶去。
冀州地处齐州以西,西边地广,是以冀州要比齐州大上许多,这些年因为朝廷的关照,冀州虽不是富裕之地,但尚算安稳,称得上是西北五州中最繁华的一州了。
一路向西而行,两侧逐渐山峰绵延,渐入高耸,云雾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