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冷战比大吵大闹更容易让关系疏远。】
辛婉玲冲进暴雨里随便打了辆出租车,然而当司机师傅问她目的地的时候,她陷入了迷茫中。
该去哪里呢?在上海这座偌大的城市里,此刻她似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遮风挡雨的地方。最后,辛婉玲想了想,暂且找到了一个去处,即之前段承玉租的那个两室一厅的小套房。
在买了结婚新房后,段承玉并没有把那个小套房退租,而是留给叶少杰作为他偶尔来上海的落脚地。目前叶少杰在国外,房子正好空着,她可以用来临时过渡一下。
小套房离新房不远,司机大概开了十几分钟便到了。
进屋后,辛婉玲发现屋内的一切陈设和她之前来的时候差不多,看来叶少杰在这里生活期间并没有添置任何东西。可能对他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家”的存在,就是个偶尔歇脚的地方吧。
辛婉玲倒了杯水,看着窗外丝毫没有停歇迹象的暴雨,她的思绪也如同雨点般纷杂。
这一刻,辛婉玲冷静了下来,她开始细细复盘刚刚和段承玉的那场爆发式对峙。她发现两个人好像都错了,又好像都没错。
早在高一开学后不久,辛婉玲先认识了楼寒笙,他非常优秀,为人也好,她的少女心萌动完全是可预见的结果。但是,这种萌动的心意并未来得及发展成一种真正的情感,因为高二分班的时候,段承玉开始走入她的生命中。
此后,辛婉玲的心便逐渐被段承玉所牵引,随着相处日渐深入,她喜欢上了他,并且感情越来越深。辛婉玲可以非常笃定地说,在两人交往期间,她对他一心一意。
只不过,因为辛婉玲确实对楼寒笙产生过萌动,所以虽然她将楼寒笙视作朋友学长,但又和通常的朋友学长有一点微妙的不同。
正是这一点“微妙的不同”,让她的行为分寸上稍稍越了些尺度。因此在两年多前和楼寒笙单独出行这件事上,辛婉玲没有意识到核心问题,直到今天段承玉列出三点分析时,她才后知后觉。
而段承玉早就窥视到了这一点“微妙”和“尺度”,所以每次提及楼寒笙的时候,才会变得极度敏感。
虽然辛婉玲自认为问心无愧,毕竟她真的没想要和楼寒笙怎么样。可放在段承玉的角度,这确实是令人不安的因素。
尤其,段承玉对她一见钟情,早在她认识他之前,他已经先认识并且喜欢上了她。他的情感起步更早,程度更深,且经历了高中那几年苦苦等待的过程,自然患得患失。
之后到了大学,两人又是异地恋,距离很多时候带来的并不是所谓的美感,而是逐渐产生差距的生活节奏与交友圈,这往往导致疏远。再加上她出了名,围绕着她的视线实在太多太多。
如此种种,便让段承玉在这段感情中愈发没有了安全感,愈发忧心多疑。
当然,以上都是辛婉玲能够理解的部分,她也愿意承认正视自己过往的不足之处。可辛婉玲不能理解的是,最后段承玉竟然说她把他当成了“舔狗”!
这意思不就相当于,他觉得她一直摆着高高在上的姿态,从未对他有平等的爱吗?可是她何曾居高临下地俯视他、利用他?
以前两人恋爱的时候,明明是段承玉自己过于放低姿态,她还特地提醒过他,让他不要把她当成什么“女神”,不要太卑微,不要总是围着她转,让他要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等等。如今他却倒打一耙,反过来指责她。
辛婉玲实在觉得冤枉,她一时难以原谅这种无端的指摘。
与此同时的城市另一边,段承玉独自躺在新房卧室的床上,他身心俱疲。争吵不需要耗费体力,却比体力活更消耗人。经过刚刚的爆发,此刻他觉得无比空虚落寞。
最后他对辛婉玲说的那句话,有着宣泄时口不择言的成分,但本质上是因为他对自己、对两人的感情没有信心。
他有什么值得她念念不忘的地方?分手后的时间里,她有没有遇见比他更好的人?她对他的感情真有这么深吗……因此,在两人重逢后,段承玉才会一直处于别扭状态。
一方面,段承玉欣喜于辛婉玲的回头,希望两人能从此长长久久;可另一方面,他又怕再失去再伤心,所以不敢抱希望,不敢太亲近。
但这次的争吵让段承玉意识到,他越是这样陷进纠结的泥沼,或许越会将辛婉玲推远。
想到辛婉玲临走时看他的那个失望的眼神,段承玉慌了,他试着给辛婉玲播了电话,起初无人接听,到后面冰冷机械的系统声音直接提示已关机。
段承玉猜到辛婉玲去了哪里,却不知如何是好。
从这一天开始,辛婉玲和段承玉变成了分居状态,但生活上见不到,工作上总是要碰面的。
周一上午10点,Alin公司的月度例会正常在会议室里召开。辛婉玲拿着文件走到会议室门口,迎面便碰上了段承玉和陈昊。
“早上好啊!”陈昊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