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一笔一笔把你的名字刻在心上,再也抹不去。】
时间一晃,12月悄然而至。年末的钟声敲响,轰轰烈烈的自主招生拉开了序幕。
所谓自主招生,即高校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进行提前招生,并对通过的学生给予一定优惠政策的一种高校自主性的招生方式。
自主招生的高校众多,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13校,和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7校,还有一些由其他985、211大学组成的“卓越”联盟。
如今各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都已相应出台,南城中学作为省市重点高中,自然有不少推荐名额,其中不乏各大名校。越是这种时候,人心越容易乱。面对自主招生,不同的学生的态度区别很大。
好学生么,自然是无论如何都要填上一份申请自荐的。成绩中等的学生,往往也会秉承“重在参与”的理念,忐忑着把申请表填上去,一切看运气与造化。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呢,则该干嘛干嘛,他们有着充分的自知之明。
不过还是那句话,整天待在校园这样温室里的学生,没有经历过头破血流,大概并不知道什么是残酷的现实,因而对未来都有些大无畏的幻想。凡是填了申请表的人,都会想着既然要自主招生,当然往好了争取。
于是,便造成了一些尴尬的局面:名校自主招生的名额本身没几个,却被学生挤得满满当当;而那些中等高校自主招生名额较多,却很少人申请,导致高三的班主任们不得不拉人充数。
这个时间段,在校园里无论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关于自主招生的讨论。毕竟南城中学这样的地方好学生多,所以能够去争取的,谁不想试一试呢。
然而,辛婉玲却并没有打算参加,她有自己的考虑。
一来参加自主招生必须要花十足的精力准备,理论考试、面试,层层筛选,名额有限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想要拿到名校的加分,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最后很可能白花了精力还是一场空。
二来辛婉玲其实对自己没有太多信心,虽说她目前在班级里位列前几,但若放眼全校,她恐怕排不上号。尤其文科在自主招生中相对于理科是没什么优势的。
三来辛婉玲依旧迷茫,她自己也不清楚想要上哪个大学,所以与其胡乱做决定,不如静下心来准备期末考即一模考试,看看自己究竟有了几斤几两,然后再去思考未来。
而目前的自主招生,跟叶少杰则更没关系了。如今这一批主要是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他的体育单招还没到时候。
叶少杰需要等到一月中旬春节前去网上报名,接着向自己想要申报的大学寄送各种材料,最后再等大学的专项测试。所以现在当别人各种浮躁不安焦虑之时,他依旧可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乐得逍遥。
辛婉玲曾问过叶少杰后续想填报哪个学校,他只回了简单二字——N大。原因呢?叶少杰摊手表示无缘由,大概就是看着名字顺眼。可辛婉玲觉得似乎不是这么简单,然叶少杰不想多说,她便识趣地不再多问。
总之,辛婉玲和叶少杰各有打算,每天虽然学习压力大,却没有太多超出学习之外的烦恼,生活很是简单纯粹。
而段承玉则不同,对于他来说,现在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其实段承玉并不明白辛婉玲为什么不参加自主招生,在他看来,很多成绩不如辛婉玲的人都在忙着自招考试,这样大好的机会,她却为什么偏偏放弃呢?她大概有自己的考虑,但没有告诉他。
而她没有告诉他的事,又何尝只有这一件?但段承玉在意的不是辛婉玲的不坦诚,他在意的是,她不会跟他讲的事,却会跟叶少杰讲。乃至于如今很多时候,他得从叶少杰嘴里才能更了解她。
段承玉觉得嫉妒,又觉得自己不该这样嫉妒,因而活得非常矛盾。而且他运用关系转班,他努力学习,都不过是想离她近一点罢了,可辛婉玲却似乎总是用一种无声的方式,把他隔得远远的。
情感上心焦无力,而学业上,也同样让段承玉迷茫彷徨。如今他的成绩在班级里也就中上的水平,自然没有资格参加什么自主招生。
而段承玉虽然早已拿到了二级运动员的证书,但是二级运动员在J省高考中并不加分,所以对于没有走高水平运动员这条路的他来说,那张证书形同于废纸。
虽说段承玉与叶少杰不同,他本身并无志向于运动员,当初选择练排球,主要是不想让父母失望,毕竟对于不爱学习的他来说,成为运动员确实是进入大学的一条捷径。可是,他早已亲手斩断了这条捷径。
不断逼迫自己,只为一个渺茫的希望,这个过程本身已是很痛苦。尤其慢慢地,当段承玉发现这个希望变得越发像是海市蜃楼一般,他就更绝望了。
他的身后没有路,前方也没有她笑着相迎的未来。段承玉很怕自己忙活一场,最后却一无所获,不仅上不了大学,也没法与辛婉玲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