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还有一股异香,想来应该是椰子的香气。梅任行怕其无聊,所以给她唱起了这几天新学的曲子。由于是沿洛水而上,所以唱了好几遍《洛神赋》。可惜,并没有见到洛神。白天走路,傍晚便设个结界安歇,洗漱则是去河岸处取水过滤,若是饮用则还需要消一下毒。第一天还好,一夜无事。第二天歇在了山林附近,于是很不意外地遇上了夜晚气氛组——灰林鸮。皎皎表示怎么听都觉得它们是在幸灾乐祸地笑。梅任行则表示这更像是在幸灾乐祸地吹口哨,笑话了一会儿她的胆量,然后便要再加一层隔音结界。但皎皎怕把声音也隔掉会不安全,于是梅任行也便作罢,只是拉着她的手相对而眠。第三天终于走到了玉门古渡,然而此时已是黄昏,渡头空无一人,二人只好先在河边洗漱歇下。
“你知道吗?这里是虎牢关。”梅任行忽然道。
“虎牢关?”皎皎擦着头发。
“对啊。说是玉门古渡,其实和玉门关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汜水汇入,形如玉门,故而得名。”
“原来这里就是虎牢关啊。”
“是。这里就是他一战擒两王的地方。”
“我突然想起来,我《威凤歌》里有一句话好像写错了。”
“哪一句?”
“‘负矢衔伤’那一句。唐军铠甲好,扎不透,上面插满箭矢倒是有可能。可史书上好像没有什么他受伤的记录。他爱亲身涉险,不是诱敌就是冲阵,我当时想当然了。现在想想,就连‘负矢衔伤’这个词都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跑到脑子里的。我回忆了一下背过的诗文,好像没有‘衔伤’这种用法。”
“那你完了,等着吃竹笋炒肉吧。”
“唉,早知道就让子野等我再改改了。”
“不逗你了。有‘饥寒苦热’在,怎么会不留下伤病?又不是只有外伤才是伤。这么看来,‘衔伤’反而挺贴切的。如果不同意这种解释,不是还有‘衔恨’这种用法吗?”
“其实‘饥寒苦热’也是不知道怎么就跑到我脑子里来的。”
“他也确实是‘饥寒苦热’都经历遍了。不过大概如你所说,他觉得‘生死祸福’无足为俱,所以对自己的身体毫不爱惜、肆意消耗,只希望能够止戈为武、平定天下,从此世上再也不会有‘无常’吧。”
“其实‘生死祸福何足惧’和‘不教斯世有无常’也是不知道怎么就跑到我脑子里来的。”
“你是不是整首诗都是不知道怎么跑到你脑子里来的?”
“那个,我还是斟酌了几句的。开头我就斟酌了许久,最后觉得我能梦见的,或许也是他曾经看见或者梦见的,索性就那么写了。”
“行吧。以往你总是一时兴起冒出一两句,然后就不管了,在我这里也不知道存了多少句子,这次难得好好写完。”
“是存了一些,不过应该不多吧?”
“你要这么说,那就先把‘多少人间羁旅客,分明记取奈何桥’给补全了。”
“我什么时候写了这个?我怎么不记得了?”
“就那次,我从别人那里听了一首儿歌,不小心唱错了。”
“啊?”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然后呢?”
“然后我唱成了‘摇到奈何桥’。”
“奈何桥?哈哈哈哈。”
“别笑了,你那时不也没听出来?”
“我第一次听,我怎么知道哪里不对?”
“唉,那时哪里想得到,如今确实成了‘羁旅客’。——其实要不是怕那位太子殿下胡搅蛮缠,本来可以带你在洛阳附近好好逛逛的。”
“没事,这样也挺好的啊。你看我们路过了伯夷叔齐的首阳山,还路过了杜甫的故乡,又看了洛水,还有洛水伊水交汇后的河洛汇流。现在又到了虎牢关,旁边便是汜水,明天就要北渡黄河。看过的风景已经不少了。”
“只是路过而已,又没有真的登上首阳山,也没有真的去杜甫故里走一走。”
“没事,等以后有时间了,我们再来看。”
“嗯。睡觉吧。明天,明天还要赶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