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餐的时候问及宁宁,宁宁露出了期待的神色:“太好了,我想成为在舞台上唱唱跳跳的人!”
多莉若有所思,第二天就为宁宁找来了舞蹈和声乐老师。
宁宁的训练项目又换了,从背剧本、演戏变成了唱歌跳舞。
其实宁宁并不是很喜欢唱跳,跟着电视学也只是因为想起来记忆中应该有一个人喜欢配音,而她对着那个人说:“我就不配音啦,但我可以唱主题曲!”
她忘记了那是谁,不过反正死过一次了,那充其量算是熟悉的陌生人吧?
被多莉看见、询问愿不愿意成为“歌手”的时候,宁宁满脑子“我不用背台词了”,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
真正开始学习的时候宁宁就后悔了。
她不喜欢唱跳,一点也不喜欢,这种平时自娱自乐的活动一旦成为日常就是痛苦的根源。
但是,这是妈妈的要求……
这么想着,宁宁只能坚持了下来。
这也算是踏入不喜欢的道路的开始。
不久后,多莉送她去了某座艺术院校的附属小学,开始为她的舞台生活铺路。
在学校接受各种课程的熏陶,回到家还要继续学习烦人的课程,宁宁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好吧,不是最可怜,因为总有比她更可怜的人。她不能抱怨,因为妈妈为了她付出了很多,她不能做个不知感恩的坏孩子。
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不是还在流星街呢?
宁宁皱了皱眉,怎么又想起来那个面容模糊的人了?每次想要仔细回忆的时候,熟悉感又如潮水般退去,这种感觉让人有点烦躁。
然而随着她的长大,那些记忆越发模糊不清,直到再也想不起来。
妈妈说想当唱跳歌手就要会乐器,为她请来了钢琴老师,每天练两个小时,然后是无缝衔接的舞蹈课。
钢琴老师要求很严,她的手指因为常年弹钢琴变得不似平常女生那样纤细,每天八点开始的钢琴课让她很不耐烦。
但是一想到这是妈妈的要求,宁宁就充满了动力。
舞蹈课从午休过后一直到晚上,现代舞、流行舞、芭蕾都有,不过最多的还是流行舞。
第一名舞蹈老师是一名很年轻的女老师,她经常鼓励宁宁,但在多莉旁观过一节课后就被换掉了。
多莉说:“小孩子不要夸,夸多了会得意忘形,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第二名舞蹈老师变成了严肃的女老师凯莉·奥斯汀,不管宁宁做得多好都不会获得夸奖,多莉对凯莉非常满意。
长大一些,宁宁的舞蹈课由于学校课程改到了周末,周内的晚上用于钢琴和声乐,那架无时无刻不在发出声响的钢琴成为了她最讨厌的东西。
“妈妈,我学会那支舞了。”
餐桌上,宁宁小心翼翼地看向多莉。
她口中的舞折磨了宁宁两周,这两周内每天都有多莉喋喋不休的指责,从“你怎么这么不努力”到“我怎么收养了你”,最后以一句“今天再练一个小时才能睡觉”结束。
可是她已经很努力了。宁宁委屈地想着。
每天回家写完作业在练舞室呆两个小时,脚磨破了一次又一次,浑身大汗淋漓,却永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多莉眼也不抬:“那就继续学下一个,还没学成呢就记着炫耀。”
“嗯。”她低下头,扒拉着盘子里的食物。
多莉严格控制着她的饮食,重视营养搭配,这也意味着同学们常吃的汉堡炸鸡薯条与她无缘。
哪个小孩不想尝尝家长口中的“垃圾食品”?宁宁经常看着同学们带来的零食,在他们想分享给自己的时候摇头拒绝。
“妈妈不让我吃。”
“宁宁也太听妈妈的话了。”同学皱着眉,以后再也不主动找她。
渐渐地,放学第一时间被接回家、从不参与同学组织的活动的宁宁被大家孤立了。
其实她原本是有一个朋友的,宁宁想。
那个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小脸肉嘟嘟的,总让宁宁想要亲一口。在宁宁被孤立的时候,她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漠视宁宁,每次见面都会打招呼。
宁宁把她定义为“朋友”,并鼓起勇气邀请她和自己一起出门逛街。
但是那个“朋友”和她出门玩的时候被多莉发现了,多莉查清了那个朋友的家庭,轻蔑地告诉宁宁:“她只是个暴发户的孩子,不要和她玩。”
那天以后,那个女孩也不再和宁宁打招呼了,远远看见就会绕开走。
宁宁再也没有“朋友”了。
后来宁宁知道,只要她独自外出的理由不是上学,身后永远有私家侦探在跟踪,一举一动都被汇报给了多莉。
这也是妈妈爱她的表现吗?
宁宁隐隐意识到了不对,可她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