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越发乱了,先是瑞王打了进来,然后是齐王、周王...
谢夔走后第三日,大城挂上了白灯笼,宫中的那位皇帝驾崩了,谥号定了厉。
谢夔走后第十日,叛军攻入了宫中,隐约的火光照亮了东边的天,杀喊声不绝于耳,李椿想谢夔了。
沈家的小厮跑来公主府求助,说留在大城的沈家二小姐秦玉被万太后召进宫,已三日未归了。
公主暗道不好。
万太后早已被周王的人关在宫中,怎么会召秦玉入宫,怕是周王想以女儿的性命威胁沈将军投降。
派了白妈妈去打听,晚间时,白妈妈回来说,确实如公主所言,是周王假借太后的名义召人入宫。
“老奴问了,不止沈二小姐,还有朝中其他几位大人的家眷和儿女”
第二日,公主出去了一趟,再回来时,唤了李椿去她房间,说有要事找她。
“李椿,你入府几年了?”
“禀公主,今年立春起便足五年了”
公主起身扶起跪着的李椿,拉着她坐下,继续说道:
“李椿,你知道吗?叛军抓了秦玉以此威胁沈将军投降,据说沈将军已回信拒绝,不日她便要死在宫中了”
李椿摇摇头,她最近都在府内,谢夔临走前叮嘱她不要乱跑,等他回来。
“九龄读书不行,没有功名傍身,沈家手握兵权”
公主起身走到李椿背后,双手搭在她的肩上说道:
“李椿,你说,若府中有人替秦玉死了,沈家是不是就欠九龄一条命”
李椿明白了,公主是要推她去做秦玉的替死鬼。
从前谢夔告诉她,每个人的生命都一样重要,不管是公子还是丫鬟。李椿不愿去,她还要等谢夔,可是她知道,公主选了她,她就不得不去。
“所以李椿,你愿意吗?”
...
“回公主”
“李椿愿意”
李椿被连夜送进了宫,看守的叛军收了银钱,准公主带走了沈秦玉。
只要数量对得上,是丫鬟还是小姐,谁在乎呢?李椿在宫中被囚禁了五日,忽有一日,看守的士兵让他们一群人出去。
外面躺了很多具尸体,有人拿着刀追砍逃跑的人,死亡猝不及防的来了。
“后来呢?”
询问声响起,打断了何季,他顿一顿继续说道:
“后来啊,那李椿自然是死了,我兄弟三人于乱葬岗中救下她”
她当时后背挨了一刀,留了太多血,找了大夫来看也无济于事,又说起自己曾答应一个人要等他回来,大约是等不到了。
“她说她听他讲过很多故事,愿有一日,这些故事能被更多的人听到”
在讲完故事后不久,李椿便伤重而亡。
“我遵照她临终所说,将她葬在雁山,若有缘人去往大城,雁山山谷中,有一棵遮天蔽日的榆树,那李椿就葬在此处”
话音刚落,台下的女子们便泣不成声。
李重光也没想到,故事的结局竟是如此的悲情,他们跨过了阶级,没跨过生离死别的人生常态。
当然,他更没想到的是,他旁边的李公子哭的泪流满面,一边哭一边笑,不知是怎么了。
“何某愿与各位知音山水有相逢,再见”
故事讲完,何早和何晚早已背着行李等在一旁,迫不及待地扶着何季就从四方楼的后门出去了。
今日的阳光格外的好,何早和何晚叽叽喳喳在何季耳边说个不停。
“抠门的田老板居然多给了十两”
“听说盛京附近的同安山有绵延百里的杜鹃花,等找到胡神医治好你的眼睛,我们就去看好不好?”
他们三人谈话间,有人跟着他们从后门走出,一路跑过来,脚步声沉重又急迫。
何晚和何早回头,原是一位清瘦的年轻公子,他们只当又是一个来缠着何季讲故事的人,开口想打发那人:
“公子,我哥哥已在台上说清楚,今日之后便不在此处讲故事了,我们还赶着去盛京,你请回吧”
“我知道谢夔临走时欲言又止想对李椿说的话”
何季停下了脚步,没有回头。
“他想告诉那位姑娘”
他跪着求了他的母亲很久,说他要娶一个没心眼的傻姑娘。
他还想告诉那个傻姑娘,就算他母亲不答应也无妨,他已找好了宅子,在一处山清水秀的郊外,院中种着一棵榆树,他在树下放了两把椅子。
何季回头了,前方有一个模糊的人影,正慢慢向他走过来。
何早和何晚轻轻拉他的衣角,问是他吗?
“是他”
何季走了,他大哥的好友李公子也消失了。
那一日,何季的故事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