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将军回府后,想起谢夔,捶胸顿足说自己害了女儿。
“我那般好的女儿怎么能嫁给那样的人,听说他连举人都不是?”
沈夫人劝他,事到如今也别无他法,她平时瞧着谢夔还行,作奸犯科之事从未听说,就是读书不太行,乡试考了两次都没上榜。
“公主府家大业大,兴许人家只想做一个闲散公子也说不定”
沈良玉听到他们的谈话,提着长剑,说自己要逃婚,今夜就走。
“爹,我去梁州找阿斐,我保证,没人能找到我”
她在梁州待了数十年,有的是地方可藏,新帝没个十年八年找不到她的。
“那你想过沈家吗?还有谢斐,逃婚就是抗旨,抗旨就是死路一条”
新帝正愁找不到由头收回沈家的兵权,突然赐婚一是为了瓦解他和谢太傅的关系,二是为了逼他抗旨,他好卸磨杀驴,趁机除掉他,和韦竖一样。
他亲手扶持上位的皇帝,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的心思。
沈良玉绝望了,瘫坐在地上,她不能看着沈家人和谢斐去死,沈将军说他还在和谢太傅想办法,劝她莫生事端,小心没命。
三月初五,沈良玉使人来告诉李椿,她有事找她,让她去聚仙楼二楼一趟。
李椿到的时候,沈良玉已喝完了一壶酒,桌上还摆着三壶酒,沈良玉招呼她坐下,递给她一壶酒,跟她说抱歉。
“李椿,我爹告诉我,我要是抗旨,很多人可能都会没命,所以我得嫁给谢夔”
李椿仰头喝了一口酒,浓烈的酒混着泪水入喉,烧的她胃中一阵翻腾。
对面的沈良玉还在说,说她和谢斐的过往。
沈良玉有记忆起就在梁州的各个军营生活了,十岁的时候,他爹立功升了官,带着她娘和她回大城面圣。
她才知道,自己在大城也有家,一个很大的家。
只是,一个边境小城梁州来的野丫头,就算她爹是威风的将军,也没人愿意和她一起玩耍,他们说她拿着剑会伤人,每次沈良玉去找他们,他们便一哄而散。
有一天,谢斐去私塾读书,路过一户人家时,发现了蹲在树下嚎啕大哭的沈良玉,以为她是跟家人失散走丢了,当日的私塾都没去,拉着她满大城找家。
等路过沈府,沈良玉指着沈家的大门说,这里就是她家。
“原来你就是沈良玉”
谢斐欣喜地拉着沈良玉说,他很崇拜沈良玉,因为他爹说沈良玉五岁就能拉开长弓,九岁时已能使刀剑。
沈良玉会兵法会射箭会骑马会剑法,日后还可能是女将军,而他只会读书,连弓都拿不起来。
“你认识我吗?我没有用剑伤过人”
沈良玉以为他也听信了那群小屁孩的话,着急解释自己只是喜欢练剑,没有用剑伤过人。
“我认识你,我常听我爹说起你,我是谢斐”
后来,谢斐知道了沈良玉那日哭的缘由,散学之后就会拉着哥哥谢夔来陪她玩,有时看她练剑,有时陪她看兵书。
她练剑时,谢斐会站在旁边拍手叫好。
“谢夔呢?”
和谢夔在一起后,李椿从未听他提过儿时之事,她很好奇小时候的谢夔是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十岁之前。
“他啊,嫌我们幼稚无聊,在旁边看书”
沈良玉在大城待了三个月,谢斐便陪了她三个月,梁州边境不稳,先帝又派她爹去梁州,她也跟着走了。
她舍不得谢斐,就给谢斐写信,夹在他爹写给谢太傅的信中,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她最近干了什么,又学会了什么剑法。
“二公子回信了吗?”
“回了的”
谢斐的字写的端正又好看,信中告诉她,他已能背很多书了,等下次见面,他背书给她听。
李椿进公主府的前一年,沈良玉短暂的回过一次大城,谢斐长得比她还高了,两人一见面,互相别过头不说话。
倒是谢夔看谢斐耳朵红了,沈良玉脸红了,在旁边笑他们俩像两个傻子,每月信中的话多到写不完,一见面倒害羞起来了,被沈良玉一脚踹进了护城河。
“他确实挺烦人的”
李椿得出结论,说起自己刚进府时,半夜被他喊醒陪他去看书,还有莫名其妙带她去登山,在崖边坐了一天,害她回去被公主说了一顿。
“他从小就很烦人”
沈良玉附和道,有一次,谢夔见谢斐在给她写信,用他写的信偷偷换了谢斐的信,上面写着:
「沈良玉,三变下月议亲」
等沈良玉快马赶回来时,去谢府问了孟姨娘才知道自己被谢夔骗了,孟姨娘说谢夔最近心情不好,喜欢捉弄人,还说就她着了道。
可惜,等沈良玉弄明白当时为什么会赶回来时,她却要嫁给谢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