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和蓝二宝侧身让开,以便对面的人顺利通过。
他们并没有在意,毕竟医院里的病人众多,而这位病人可能因为寒意而多穿一些衣物,这在医院里并不罕见。
走了几步,蓝遇夏回头,看见刚才的那个病人停在了走廊尽头的拐角处,正侧着身子看着自己。
当她察觉到蓝遇夏回头的目光时,迅速扭过头,继续拨动着轮椅,快速地离开了。
“怎么了姐?”看到蓝遇夏的停留,蓝二宝问。
“没什么。”蓝遇夏说着,然后他和弟弟去了医院楼下散心。
在医院楼下散步的,不止他们俩。
有的人带着口罩,坐在轮椅上,在一处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
有的人独自踱步在路上,像是在算着还有几天自己的病能好。
有的人颤颤巍巍地走着,一手支着拐杖,另一边被自己的亲人搀扶着,随带着的,还有那架在架子上的吊瓶。她们找了一个长椅坐下。
把拐杖搭在长椅旁边,她说:“快好了,快好了。”,身旁的亲人在一旁聆听。
蓝遇夏站在很远的一旁,她注视着医院楼下的一草一木。
“爷爷也会好的”蓝遇夏小声地说。
蓝二宝:“嗯,会好的。”
第二天,是爷爷手术的日子,爷爷被推进了手术室。
爷爷说:“没事,一会我就出来了。”
蓝遇夏还是担心,她笑了笑,不过很勉强。
罗医生是个年轻的医生,他就要走进手术室,双手插在胸前的口袋里,像一只袋鼠。
看着门外的蓝遇夏愁眉苦脸的,他还是想给患者家属一个安慰。
她看着蓝遇夏笑了笑,被口罩遮住了半脸,只能看见那眼睛弯弯地。
蓝遇夏也礼貌地笑着恢复,随后罗医生转身走向手术台,手术室的门被关上。
罗医生是作为田医生的徒弟,作为助手出现在手术台旁,他给师傅递着手术刀,在一旁学习医学实践知识。
手术室外,爷爷的家属在等待着。
奶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看起来是最冷静的人,冷静的原因是帮不上什么忙了,她其实比谁都着急,毕竟是和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奶奶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是不是看向手术室的大门,期待着老伴被平安推出来。
爸爸接了个电话,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工作推到明天吧,我父亲做手术,明天,明天我一定完成。”他挂了电话,走回来,继续等待。
妈妈,蓝遇夏,蓝二宝坐在一起。
妈妈说:“你们先去买饭吃吧。”
“那你们呢?”蓝二宝问。
妈妈说:“你们先去吃,手术还要一会,你们吃完了,我们再去。”
蓝遇夏和蓝二宝来到医院附近街道旁边的餐馆里面。
这附近的饭馆名字起的都很特别,有的叫平安饭馆,有的叫健康饭馆,有的叫顺心饭馆,应该是在医院附近的缘故,起这些名字也是为了讨一个好运。
没有心思看吃什么了,就随便点了两碗面。
点完之后,就坐在凳子上等待着。
“一碗茴香打卤面打包。”有客人在点餐。
蓝遇夏听着这个声音很熟悉,这个声线在哪里听到过,但是想不起来,她顺着声音抬起头,看到是一个阿婆,是时光裁缝铺的阿婆。
居然能在这里遇见,不知道阿婆为什么也在这里吃面。
这个小饭馆在医院的附近,在这里吃饭的大多是在这里看病的病人家属,在这里随便吃个午饭应付一下。
蓝遇夏和蓝二宝的饭做好了,端上了餐桌,他们两个人动筷子开始吃饭。
阿婆的饭也好了,她是打包的,结果打包带,就离开了小饭馆。
蓝遇夏是在是吃不下去饭了,在这个时候,她的思绪一直停留在爷爷的手术上,担心着手术是否会顺利,担心着爷爷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承受得住。
她只想赶紧回到医院,在手术市门外等爷爷。
她用筷子戳着清汤面上的小油泡,把两个小油泡戳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大油泡,然后戳戳戳,把碗里的油泡都戳在一起......
这种习惯动作成了她情绪的宣泄,帮助她稍微平复内心的焦虑。
蓝遇夏抬头看了看蓝二宝的碗,二宝也没有吃多少,一碗面也是剩了大半碗。
蓝遇夏说:“我吃好了。”
蓝二宝抬起头,瞥了一眼蓝遇夏的碗,发现还有很多面条剩下,她应该是没吃几根。
“吃饱了?”蓝二宝问。
蓝遇夏点了点头:“嗯。”
蓝二宝看了看碗里的面,轻声说:“再吃一点吧,再吃两口,再吃两口我们就回去。”
蓝遇夏拿起筷子,又吃了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