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宣帝宠妻实录> 长子诞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长子诞生(2 / 2)

笑。

“就算皇爷爷派出那么多锦衣卫,深入漕运的商贩中间,对千里之外的风吹草动都清清楚楚,但也还是有五分之一的粮食不翼而飞了。”

景云宫内,晴雯生产后的第十日,精神已经恢复了八成。她生产前一个月还在跟朱瞻基讨论粮食运输的事,现如今漕运有了进展,朱瞻基自然要跟她讲明。

“这次的粮食是从大运河运过来的?”晴雯的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张错综复杂的水道图,“这是今年从大运河第三次运粮了,漕运总督应该有经验了才对,怎么还是丢了这么多。”

这时奶娘正好把吃饱喝足的小祁钰抱了过来,晴雯伸臂把他揽在怀里,随意地拨了拨他小脑袋上冒出来的一层浅浅的绒毛,眼睛仍是看着朱瞻基,等他的回答。

朱瞻基却是被小祁钰先吸引了注意力,正事暂且被他抛在脑后,他仔细看着小孩儿仍显疏淡的眉,情不自禁地道:“看玉哥儿多像你。”

——按照开国太祖定下的规矩,朱棣给重孙儿起名也得按照五行的部首来。

但因为朱祁钰自娘胎里带了病气,钦天监的监正去掉金字旁,以“玉”给他做了小字,也正暗合了道衍的意思。

于是朱瞻基把道衍大师赠予自己的那块开光的玉拿了出来,请钦天监帮着打磨成了护身符,系在朱祁钰身上,而他的乳名也顺理成章地叫了玉哥儿。

不知道是不是乳名影响的缘故,朱祁钰在短短十日就褪去了红彤彤皱巴巴的猴儿模样,转而越长越顺眼,当得起一句面如珠玉、毫无瑕疵。

只是因为病弱的缘故,那张小口除了在极兴奋时会发红些以外,其他时候都显得极淡,显得气色差了点。

见朱瞻基的手捏着玉哥儿耳垂就不想放开,连话都忘了回,晴雯忍不住有些无语,一把拍开他的爪子:

“没见过你这么稀罕孩子的。母妃之前还嘱咐我,让我看紧了你别把玉哥儿纵坏了,我还说不会呢——如今看来,还是母妃了解你!”

“他长得这么像你,这么好看,小孩儿娇纵一点怎么了。”朱瞻基不以为然,他第一次做父亲,当然要按照自己的理念做。“这是咱们的第一个孩子,理应是捧在手上呵护的珍宝,我就愿意宠着。”

晴雯大摇其头,但转念一想,自己好像也是被他这么宠过来的,于是连规劝的话也没立场说了。

等到朱瞻基玩够了儿子,她又重新拾起方才的话题:“你还没回答我呢,长春,这次漕运怎么又出了问题?”

朱瞻基这才总算想起了正事。

“你之前怀疑总督陈瑄从中作梗?不是他。他还好好地戴着那顶官帽,没有被皇爷爷发配边疆,说明锦衣卫并没有查出他的猫腻。”

另外,陈瑄是陪朱棣靖难过来的老臣,虽然某种程度上算是背了一次主(建文帝),但在个人品德上还是能信得过的。

“陈大人有兴修水利的家学渊源,曾亲眼见证其父修缮都江堰,此前还指挥民众自造了大河堤防潮,惠及百姓。”

晴雯赞道:“陛下真是会慧眼识人。那在此人管理之下,漕运事宜应该是完善了才对,怎么又出岔子了?”

朱瞻基摇了摇头:“内河漕运,路过的码头太多了。”

要知道,三年前他和太子一行去开州监督赈灾的时候,一路上不知道自愿缴纳了多少过路费,回程的时候沿途官员几乎都被换了个遍。

而漕运经过的那些关卡,不仅有驻扎的官兵想卡你的命脉,当地码头集会上的势力也想分一杯羹。

有些时候,要钱与要命,不分官府与民间。

“皇爷爷的锦衣卫也曾扮作商贩,用钓鱼的法子抓住过不少地头蛇。”朱瞻基接着说道,“可由南到北的河道太多,船只也太多。那些蛀虫把漕运咬出了太多缺口,光凭锦衣卫去补,是补不完的。”

当然,当今是天子一怒、流血万里的时代,要是真心想查也不是不行。

只是铁了心要查的话,就要先停止河道运输的一切动作,一座城、一座桥、一个码头地查起,花费未免太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