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宣帝宠妻实录> 三年又三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年又三年(2 / 2)

但朱瞻基不会说这么扫兴的话,他说:“因为皇祖母身子骨一年比一年好了,自然也就不觉得震了。”

“真是愈发会油嘴滑舌了,让本宫拿帘子把你嘴堵上!”皇后骂道,嘴角却扬起了感慨的笑意。

今年的寿辰,众皇嗣和后宫姐妹献上的珍奇不少,最有心意的却还属太孙送的这件。

——徐皇后年轻时纵横疆场,骑马骑惯了的巾帼英雄,曾敢跟朵颜三卫并肩。却因生产时落下旧伤,再不能痛快骑马,甚至不敢久坐颠簸的马车。

虽然皇后从不后悔为朱棣生下太子,但这终究是她心底的隐痛,朱棣或许也知道,所以才对朱高炽从出生就带着厌恶。

专攻妇人病的名医都对徐皇后的旧伤束手无策,朱瞻基更不可能让她一夜转好,但他送上的这架马车,却足以让她找到当年风驰电掣的快感。

当车厢内徐皇后的声音恢复正常、再听不到半点泪意后,朱瞻基见好就收地勒缓马车,调转马头往回走。

“这马车我会派人半旬一查,确保安全,皇祖母可以放心乘坐。”他在扶皇后下车的时候说道。

徐皇后听说这车还得时时保养,有些犹豫:“这会不会太费钱了?你那处银子还够不够用?”

“不会,孙儿内库充足着呢。”朱瞻基笑道。

他说的是实话。

三年前在王忠的情报支持下,开州的玻璃厂往江南压倒性输出,换来巨额白银,至今还没用完呢,这还只是第一年的收益而已。

这两年玻璃制品之风逐渐由江南吹到京城,无数权贵竞相模仿江南士人,以透明玻璃比喻自己忠贞的人格;

而京城达官贵人不知道,那些以玻璃附庸风雅的江南士人,其实是王忠按照朱瞻基的指示发起的水军营销号。

以便宜的造价谋取高额的利润,朱瞻基无疑在对这些士人敲骨吸髓。仁厚的太子将他的动作看在眼里,却并不出声阻止。

——因为那些士人,居然真的肯出大钱买这些玻璃,而且还出得起!

按照八仙坊标出的明价,他给东宫换玻璃窗都要紧着裤腰带,而那些士族花钱居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再仁厚的好人,也不会容忍外表简朴的臣子家里其实比自己有钱。

于是在太子的默许下,朱瞻基的内库越来越丰厚,以别样的方式对部分士绅阶层抄了家。

-

皇帝一行从城外回到内宫已是午后,朱瞻基在宫门口迎驾的时候,才看到太子老爹灰暗的神情,和皇帝臭着的侧脸。

他心里立刻就知道,太子又惹皇帝生气了。

还好,皇帝这次依然没有恨屋及乌,朱瞻基安静地陪完祭祖后,照常被他留在了身边。

“这三年,你皇祖母还好么?”不出意外,朱棣回来第一个提起的还是徐皇后。

有锦衣卫和东厂,皇后的什么动向他不知道?

只可能是班师回程上来不及收到的近况。

朱瞻基想了想,如实汇报道:“皇祖母身子骨还好,只是近几个月有些积食,太医不叫她晚上多吃了,但听说她总忍不住。”

“呵,朕就知道。朕不在,没人管得住她。”

从漠北带回的杀气、刚才被太子气出来的狠戾都逐渐融化,皇帝忍不住闭着眼睛摇了摇头。再睁开眼时,已经又变成了朱瞻基熟悉的那个皇爷爷。

“朕听说晴雯那丫头这三年都无所出,可有其事?”

皇爷爷分明什么都知道,还要再问一遍,此举实质上跟赵王妃早上干的没有区别。

但朱棣可不是赵王妃,朱瞻基只有抛开面子,老老实实地回答:

“此事不怪晴雯,着实是孙儿自己的问题……”

他颇为难堪地说起自己的“体虚之症”,最后又强调:“此症月前已经由潭柘寺的僧人医好了。”

听到潭柘寺这个名字,朱棣果真没有再怀疑,一旁的汉王倒是遗憾地砸了砸嘴:他家世子还没有生出小崽子来呢,这事可不能让朱瞻基又抢先了。

在朱棣安静的书房内,汉王砸嘴的声音很是显耳,朱瞻基忍不住看向他,道:“多日不见,二叔风采依旧啊。”

——多日不见,您还是一点低调也没学会啊。

“嗯,瞻基也长高了。”汉王朱高煦也亲切地寒暄道,冲他呲牙一笑。

朱瞻基第一次从他的笑容里感到刺眼的敌意。

他立刻了然,二叔这是看他长大了,指向太子的矛头,终于也要指向他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