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官渡风云> 绵水庄院和尹家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绵水庄院和尹家庄(2 / 3)

。”

“自己人?”

“不是,冀州腔调。”

“冀州来的?”

“不一定。”

“不管,各干各的,如此买卖,全凭本事,奸诈不来。”

这时,远处又传来马蹄声,有马疾驰而来,“隐蔽!”几十骑过了,后面又跟来几十骑。众人都不发声。马蹄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有车队经过,又有黑影子疾走。

四更过后,雾气开始浓重,星星隐去了光芒,夜给大地撒了一张黑色的网,一切都在黑网里继续进行着,终至停止。慢慢地,东方撕开了一角,亮光透了进来,天越来越亮,原野褪去黑色的外壳,又开始沉寂起来。

“夫人,将军回来了!”丫环晨起打水,见张大从外面进来,风尘仆仆的,赶紧转身禀告主母。邹夫人开门迎了出来。

邹夫人夜里不眠,眼布红丝,神情疲倦。张大见了,示意丫环端汤洗漱。邹夫人说:“夫君昼伏夜出,妾心中实在害怕。这荒郊野外多先人坟茔,到了夜间凄厉之声不绝,想是幽魂蒙冤,无处安身,夫君夜行不怕么?”张大说:“夫人年幼,还不知世道。此间坟茔都埋着王侯将相,哪有蒙冤之人。我受太师之命在此间打探军情,现在时候未到,还不能白天行动。夫人夜间害怕,我再拨一支军在屋外守护,保夫人安全就是。”邹夫人说:“妾身家性命不足惜,妾只担忧将军安全。夜里外面有人声,只隐隐地调笑,妾在此地人生地不熟,实在害怕。”

张大想了想说:“离此间二里路有一尹家庄,那里条件好些,我派人去通融通融,夫人就去那里住下。”

原来此绵水庄院是尹润所建,本来是专为收留无家的妇人搭建的草棚子,可人多粮少,尹家庄负担太重,后来外面的人纷纷进来避难,又有军队来往,流□□人就与军中男人苟且,换取粮食。就这样尹润大规模地建起这绵水庄院。既收留流□□人居住,又让她们有养命的粮食,也减少了尹家庄的开支。

这里为何能如此人来人往的呢?原来与此地的历史原因有关。巩县、偃师和洛阳之间的北邙山上,自光武帝以来,各大帝陵都选址在这四周,更兼王侯将相之坟茔,还有历朝历代豪富之家的祖坟。

这一带矮丘看似平常,地底下却全是宝贝。近来有很多陵墓被挖开,也不知是谁家的祖坟,盗墓之人只为地下宝物而来,不管盗得宝物与否,从不会花气力再修整墓室,安置亡灵的。盗者一般在黑夜进行,上千人,上百人,或几十人组团的都有。

盗墓者来路纷杂,手段多样。刚开始各路人马相互忌惮,利用各种手段掩饰自己行为。又因为墓室太多,各派不用相互争夺,只要选准对象,挖对地方,有多少收获各取所需就是。开始也有官府力量出面阻止,但洛阳已被毁,附近的郡县官吏也自顾不暇,谁能控制得了掠取的欲望。在暗中进行的事,谁知道是官所为,还是贼所为,这样的乱世,官和贼还有区别吗。就这样,这场盗墓的行动浩浩荡荡地展开了。各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各个墓室里的财务多寡,各自不同,各路人马人员多寡也是不同,再说人有运道,运道好坏与收获多寡自然紧密相连,那么,随运而生的,盗墓人的心情也就时好时坏了。一个人既干了盗墓的事,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连生死都不在乎了,文明廉耻又算得什么,所以继盗墓之余的就是明争暗斗。有人掘开一大户人家的墓室,旁人仗着自己势力大,勾结其他力量,把这多财货的墓室强占过来;有人已收获满满,准备运送出去,旁人眼红,乘其不备,抢夺了过去;又有两伙力量势力相当,那么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干一仗,谁输谁走人的------如此情形不一而足,反正干的都是无法无天之事,受屈之人无处伸冤,只有暗吞黄连,咬咬牙挺过去,只要留得命在,继续干吧!盗墓虽然不法,可也辛苦得很,一旦掘开一个大墓,就得在地下呆很久。挖土,毁墙,填土,搬运-----

话说这张济是来干什么的,打探军情吗?这里多的是鬼魂,探个鬼啊。就是为筹备军需的,这里的军需只要人多力量大就行,所以张济是奉命开着大部队来盗墓的。

你能盗墓,为什么我就不能盗墓。于是继董卓迁都,各路诸侯相互征战,洛阳成了战场后,这北邙山因为盗墓形成了新的战场。各路人马不断进驻绵水涧谷,小规模的打斗慢慢演化成战争。这样的战争从涧谷向外漫延,北邙山至巩县的余留百姓怎还有安宁的日子,逃的逃了,死的死了,能留下的都是没办法的。

尹家庄离绵水庄院不远,绵水庄院在谷内,尹家庄在谷外。尹润还住在尹家庄。

一天,一个庄仆从庄外回来找主母。

“夫人,有大军从庄外过。”

尹润问:“多少人?”

庄仆说:“一千人左右。”

尹润问:“扎营的还是继续行军?”

庄仆说:“看样子是想在县城里过夜。”

又一个庄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