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1 章(2 / 2)

水晶饼上面有一个红色的圆形图案,圆圈中写了“水晶饼”三个字。大姑讲那个其实是用一个刻好的印章,蘸着红色的颜料印一下就好了。不过这样的轻松活计可不归她们做,她们这些临时去的帮工都是做和面、拌馅等活计。

大姑口才好,讲话生动,什么事情经她一讲都特别有趣,大家就着故事吃点心,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等她想起该回家吃饭了,才赶紧收了话头,急忙回家去。

杨奶奶把点心和水晶饼收到高低柜中锁起来,问大家:“晚饭想吃啥?”

“吃烤饺子好不好?”杨梅梅听着大姑说了一下午烤点心,满脑子都是烤,就想把中午吃的饺子烤了再吃一遍。

“水煎包吗?”杨奶奶想了一下,“水煎包要发面,来不及了。婆给你做烫面油馍,也是平底锅做的。”

杨奶奶愉快地决定了家里的晚餐。玉米糁是新打的,熬得玉米粥清香顺口,天凉之后,她就天天做了。今年刚收的玉米,她剥了一袋玉米粒晒干,催着老头子去打的,每年这一口最好吃了。熬上玉米粥,做点烫面饼,配上炒菜,今天的晚饭就这样吧。

烫面饼要用开水和面,然后加葱花和油,像做千层饼一样一直擀薄再叠起,再擀薄,如此反复,做好的饼胚在刷油预热的平底锅里烙得两面金黄,酥脆掉渣。葱和油的味道随着温度的升高愈发霸道地传出来,引得杨梅梅围着炉子一直流口水。

等饼终于烙好了,杨奶奶将饼拿出来放在案板上晾着。烫面饼不能用刀切,否则切口的地方就会发硬发青,不好吃了。杨奶奶趁热撕了一小块给杨梅梅放在洋瓷碗中端着吃,“烫面饼要趁热吃才好吃,你吃的时候吹一吹啊,这个烫!”

杨梅梅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表皮脆得掉渣,可里面真的很软,葱油的味道一个劲地往鼻子里钻。

“吃饭啦!”杨奶奶喊一嗓子,大家就开始往桌边坐,杨妈妈就来厨房端饭。杨奶奶只做了一个烫面饼,因为烫面饼最好现做现吃,放凉之后的烫面饼会变硬,口感不好,吃了还不好消化会顶着胃。

小孩子肠胃弱,杨奶奶也只准杨梅梅吃一小块,就不给吃了。杨梅梅求了又求,奶奶也不心软,她只好委屈嗒嗒地喝了一大碗玉米粥安慰自己的小肚子。

“那我明天还能吃烫面饼吗?”杨梅梅摸摸鼓鼓的小肚子问奶奶。

杨奶奶摸摸她的小肚子,笑着回答:“明天你去你外婆家吃饭,你外婆肯定做好吃的给你了,就不吃烫面饼了。”

杨梅梅转头问妈妈:“明天去外婆家啊?”她虽然还小,但已经知道,外婆就是妈妈的妈妈。

“对,明天中秋节,我们去给外婆送节,然后在外婆家吃饭。”

“中秋节是什么?”杨梅梅又开启了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程序。

“中秋节就是团圆的节,八月十五,晚上月亮特别大特别圆,嗯,特别亮。”杨妈妈努力想给杨梅梅解释清楚中秋节,奈何没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临时只能想到啥说啥,“月亮里住着嫦娥,八月十五的时候看月亮就能看到嫦娥在月亮里呢。”

“那我晚上要看月亮!”杨梅梅想着她倒要看看住在月亮里的嫦娥是个什么样子。

·

杨奶奶干完手头的活,就在房间翻箱倒柜,连杨爷爷也被她支使着在自己收藏烟酒的柜子里翻找。高低柜的高柜子带锁,里面摆满了年节时接到的烟酒等珍贵礼品。家里的人情往来由杨奶奶负责,接到的东西她统一安排,所以中秋节的节礼也是杨奶奶准备的。

杨奶奶对烟酒不太懂,让杨爷爷找合适价格的烟酒给她做礼,一条烟、一瓶酒,一封水晶饼,再加一份水果或别的什么,配够四样就可以了。

备好的礼拿给儿媳妇装好,第二天一大早吃了早饭就催着他们出门。杨妈妈的娘家要远一点,一路去都是上坡路,有些地方坡太陡需要推着自行车走,路上走走歇歇,要花不少时间。

“你路上骑慢点,稳着点,可别把小英颠着了。”杨奶奶不放心地叮嘱着。

横梁上固定一个小座椅,杨梅梅被圈在里面坐着,挥着手跟爷爷奶奶“拜拜”,完全不知道奶奶的担心,只有能出去玩的兴奋。

“红岩你今个儿少喝点酒,陪你丈人喝一杯就不要喝了,你晚上回来还带的人,你自己摔了就摔了,你把小英和梅梅摔了咋整?!”杨奶奶发表了一番后娘言论,看儿子不当回事,转而叮嘱杨梅梅:“梅梅,看着你爸别让他喝酒,你要是看好了,明天婆给你做水煎包吃。”

杨梅梅举手保证:“好,我肯定看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