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沉沙> 三百三十六、山河表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百三十六、山河表里(2 / 3)

“瞧你这话说的,陛下可还在洛都呢,他哪里便会……”

一干士兵转而低声谈论起了前些年里的土断旧事,而远处使者的车马辘辘地驶过官道,直向晋阳城内的官署而去。

晋阳城的官署之中,一行属官仍如往常一般各自忙碌着手边的公务。掾史领着洛都的使者来到白崧所在的厢房后,便恭敬地一行礼,趋步退了出去。

而当凝眸听过了使者的宣诏后,白崧默然良久,方才起身接了诏令:“诸事如故……这便是陛下的安排么?”

“漠北与西域皆是要地,陛下自是信任将军能够震慑四方宵小,令洛都无后顾之忧。”使者以一贯的辞令作答过后,却又叹息道,“大将军,论理下官不当非议您的决策。但您并非第一次上书请求移镇,如今又是非常之时……还是谨慎些吧。”

“如此……本将也自当领命。”白崧若无其事地笑了笑,亦不再深言,“使者一路奔波,可需要在晋阳休息一日?若是需要,本将这便命人打扫客馆。”

使者长揖行礼:“谢过大将军盛情,只是如今朝中事务繁杂,下官亦不敢耽搁太久。”

白崧亦不多做客套,只是颔首应声:“既如此,本将也自会遣将士护送使者离开并州。”

“谢过大将军。”

白崧唤来掾史送使者离开官署,而在使者去后不久,孙伏利都便趋步而来,低声汇报:“大将军,末将方才着人查过了,那使者的确并非他人冒充。”

“……嗯。”

孙伏利都踌躇半晌,又试探道:“大将军,自移镇晋阳后不久,各位弟兄便都在担心功高遭忌、兔死狗烹,不知如今陛下的态度,究竟是……”

“陛下自不会行此刻薄寡恩之事。”白崧略微蹙了蹙眉,当即打断了他的疑问,却又在片刻的停顿后转而吩咐道,“不过……传令各方按兵戒备,一旦有南面任何异样,便立即报与本将。”

“是!”

——

只是无论哪一方都不曾想到,关东的变乱会在年关时便骤然爆发。

建元四年十二月三十,幽州范阳郡,蓟城。

自举城归降后,那位辽西王便恢复了段氏最初的辽西公之爵,仍领幽州军事。时至如今已逾数年,辽西公都只如寻常地方长官一般布施政令、结交乡贤,幽州内外倒也再未生出过不寻常的变乱。

今日因是除夕,蓟城内外的百姓早早地便已挑灯闭门。而待照例忙完这一日的公务后,幽州州府的官员们便也交接过文书卷宗,各自散值归家守岁。一时之间,暮色笼罩下的蓟城市坊比往常更添了几分宁谧与清寂。

衣着低调的段氏家臣匆匆地穿过几近无人的街巷,自角门回到府中后,便径直来到了辽西公所在的书斋之中。他恭敬地一行礼,随即快步上前,附耳低声道:“家主,我等已查明近日西郊的异动源于流窜至此的江湖匪寇。不过奇怪的是,他们似乎对幽州一带的情势地形很是熟悉,此前便已屡屡避开了州府的探查。”

“那多半便是与那些丁零人有所勾结,你们去时若不曾打草惊蛇,便尽快处理这些隐患。如今各方皆有蠢蠢欲动之人,可莫要令这阵火烧到幽州来。”

那名家臣思忖片刻,却道:“先前由州府与驻军调查时皆是鲜有收获,可见他们多半已盯住了官府。何况眼下又是除夕,家主若要今日动手,只怕无论蓟城的将士骤然往何处调动,皆会引得他人注目。”

“那便从西郊近处的军营中挑些可信之人乘夜突袭,余者派斥候前往西郊,全营待命。再令段氏的部曲散入城中,暗查行迹可疑之人。”

“是。”

家臣亦是知晓其中的轻重缓急,仍旧匆匆地趋步离开了书斋。而辽西公在径自斟酌过片刻后,复又唤来了府中的几名心腹,令他们调度人手,加强府邸各处的防卫。

到得戌时过后,蓟城西郊果真便有火光明灭隐现,其间兵戈之声虽是远不可闻,却也足以令人想见其中的交锋。辽西公于楼阁之上向着西面的天际眺望了许久,方才将目光移回了城内的街市巷陌之间。

巷陌之间的灯烛暖芒明灭缀连,近处的几处民居院落中,已有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喧嚣入耳。

辽西公亦不免含笑凝眸望了片刻,心下却是忽地警觉起来:如今方交戌时,往年除夕日的此时,城中似乎还远远没有这么热闹。而这些爆竹声又似乎皆在段府左近……

他蓦地回首:“来人!”

“这一次,左温禺鞮王的反应可是有些慢了。”

有人应声施施然登上了楼阁,辽西公略显讶异地蹙了蹙眉,却也旋即明白了眼下的景况,反倒是颇为平静地冷笑了一声:“此前我尚且觉得奇怪,那些一盘散沙的丁零人怎么在近年长了些记性,原来是你的手笔。”

“不好奇今夜之事么?”

“大致猜得到因果,其间疑窦无非只在于你在何时控制了哪一处城门的守卫罢了。只是未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