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沉沙> 三百三十三、风樯遥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百三十三、风樯遥度(2 / 3)

施施然笑着,言辞间却隐有不容置疑之意,“然而诸位可曾想过,人心不安已至于此,若一旦迁动,则势同匹夫,匹夫号令,何以威物?届时不待贼人兵临城下,便将自行土崩瓦解。如今兵士虽少,仍可聚于秣陵一战,若其克济,则臣主同休。”

桓彦之乘隙向桓修递了一个安心的眼神,轻轻颔首。

朱明允摇了摇头:“此战胜机渺茫,临贺郡侯何以如此笃定?”

一干面色忧惧的官员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

“……此战需得谨慎,临贺郡侯不可意气用事……”

“……若不能规谏此事,臣等宁愿自请一死……”

慕容临听到此处,不觉哂笑侧目:“诸位且请战便是,死复何晚?”

说到此处,他方才缓和了语调,恭敬地向着卫琰的方位遥遥行礼:“此为臣之愚见,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卫琰亦是淡淡一笑,终于了然地开了口,结束了殿中这一场口舌之争:“临贺郡侯所言在理,朕意已决,诸卿不必再言了。”

——

十月十一,孙嘏军至淮口。朝廷以慕容临屯兵石头城,使傅贤辅佐,另由朱明允等官员转守京口,而皇帝卫琰亲自都督宫城诸军事,与桓彦之共领禁军屯于中堂前。

其时江上朔风凛凛,孙嘏于船舷上抚栏眺望着远处江岸的城池,悠悠一叹:“前日里本将审问了姑孰的俘虏,据他们所言,慕容临已回到城中整合了各方兵力。大敌当前,严先生以为,接下来当如何行军?”

严烈斟酌片刻,道:“事已至此,不妨进兵新亭,焚舟直上取白石垒,数道攻城速战速决,以免生变。”

孙嘏默然良久,却是并不认同:“听闻朝会议事时,便有不少官员反对慕容临所提的战略,此后更是有数人望风而畏战自裁。若以大势观之,他们自乱阵脚也不过迟早之事。我们也是自始兴郡一路苦战远道而来,若是急于求成决胜负于一朝,恐怕也非必克之道,不如按兵待之。”

“如此等下去,若是秣陵城中人心安定,抑或江陵与淮南的主力自前线折返,我们便再无胜机了。”

“严先生莫忘了,那可是昭国的数十万大军,如今双方在边境对峙已久,率先回援的桓佑也是殷鉴不远,他们岂敢妄动?至于秣陵城中……呵,他们能够调动的兵力也不过如此,差距悬殊,不足为惧。”

严烈摇了摇头,也不再争辩,只道:“将军此言未免多疑少决——罢了,如您所言,且静观其变吧。不知将军打算如何部署?”

这一次,孙嘏只是稍加思索,便望着远处江水南岸错落的楼台城池,笃定道:“将楼船先行泊往蔡洲,待大军休整妥当后,便用声东击西之法,击其不备。”

——

江上的朔风行至台城时已减去了大半的凛冽,慕容临于城墙之上极目远眺,便可隐隐望见西南方的天际舳舻连波,正浩浩荡荡往江心的蔡洲而去。

“臣原本尚且担心叛军会由新亭登岸直取外郭城,如今看来,他们没有这样的胆量。”他不着痕迹地松了一口气,而后含笑向卫琰行礼道,“陛下,臣需得尽快赶回白石垒部署江防。如今越城已修治得当,查浦、药园、廷尉三垒也已新调了守军入驻,凭借这几处营垒的拱卫,当可守住新亭。陛下只管坐镇台城便是。”

卫琰凝神听罢,略一颔首,又问道:“既然城中主力多在白石,想必城南之军当以固守为上。”

“不错,臣便是如此向城南的将士交代的。”

“若有将领轻敌冒进,该当如何?”

慕容临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忽而笑意更甚:“建武年间王肃作乱时,陛下便曾亲自坐镇中堂稳定军心。此等事务,想来陛下也不需询问臣的见解。”

卫琰亦是笑道:“那时所谓的‘坐镇’不过是为了稳住人心而已,说来好听,终不过是浮于表面。当此危难之时,自是不能妄然行事。”

“陛下本非颟顸优柔之人,届时自行决断便是。其间若有难处,桓小将军也当倾力配合。”

卫琰端详着他说话时的神色,末了,再次淡淡一笑:“如此,朕便放心了。”

慕容临自然并非听不明白他的言下之意,但此刻也只作不知,从容地行礼道:“陛下若无他事,臣便当动身前往白石垒了。不过在此之外,臣尚有一件私事需得请陛下裁夺。”

卫琰略显疑惑地偏了偏头:“临贺郡侯的私事如何需要问朕的意思呢?请说吧。”

“如今秣陵内外虽已尽力做了部署,但万事毕竟仍有变数。臣想请陛下召临海长公主携女入宫,万一……至少可保她们不受城中巷战波及。”

卫琰略有些讶异地愣了愣,方才笑着颔首道:“此事自然不难,临贺郡侯尽管放心便是。”

慕容临听得他应允,亦是含笑请辞:“谢过陛下,臣这便告退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