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沉沙> 二百九十二、去国怀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九十二、去国怀乡(1 / 2)

建元二年三月二十九,昭国颍川郡。

“你瞧,先前还说着我们恐怕没机会插手,如今便被调来了此处。”秦镜倚着颍川郡官署的外墙极目远眺,正望见许昌的街市之上行客熙攘,一派祥和。

江怀沙循着他的目光抬眼看去,不自觉地在风城的那处酒楼之间凝伫了片刻,好奇道:“既已到了颍川郡,鉴明打算从何处开始调查?”

“调查?为何要急着调查呢?这许昌临近宁朝豫州,何不暂且听一听如今那位豫州刺史的传闻?”秦镜颇为悠闲地笑道,“若一切当真如那两位将军所言,那么待探明陈却的虚实后,便等同于是查明了真相。”

江怀沙打量着秦镜的神色,良久后却是笑道:“鉴明打算去找风氏商会买消息,一石二鸟?”

“不错。”秦镜笑了一声,当先举步沿街而去,“走吧,我们这便去那里小坐片刻。”

江怀沙微微颔首,亦是举步跟上了他,二人向南行走过一炷香的脚程,便由此转入闾里街巷,其时晚照方好,半天斜阳如流火飞光一般,映得檐宇楼阁的青瓦飞甍辉照错彩,而街巷屋舍之间杂列食店酒肆、驿馆客店,车水马龙自长街中央流过,颇有几番非常的热闹。

待行过一处街口转入巷道后,便可见道旁正一处精舍小园居于夕阳之下,园中正有几座小楼错落矗立,更兼又落花临水树临池,便更有一番幽静雅致的意蕴,而那正门的匾额之上正题着“月海心明”四字。店门之下彩结珠玉随晚风轻曳,飘摇着拂过每一位来客的身畔。

二人随宾客们同入酒楼正堂,而后登上楼梯转入了二楼雅间,秦镜自是施施然撩袍入座唤来酒楼伙计,与江怀沙同点了几品菜肴。而后,他便兀自以手支颐,欣赏起了大堂之上的琴曲雅乐。

“鉴明这是在等着风氏的人主动来寻你?”江怀沙抬眸端详了一番四下里的景象,忽而低声笑道,“你这可真是——好大的架子啊……”

“话怎么能这么说呢?”秦镜听得此言,嬉笑着辩驳道,“倘若我猜测不错,他们可是要求着我们帮忙呢。既如此,你我在此且欣赏一番琴曲、聊一聊闲话又何妨?”

江怀沙无奈地笑了一声,应道:“那我自然也唯有奉陪了。我听闻,鉴明昔日也曾在并州供职?”

“那都是些往事了,如今算来,我也未曾帮上什么忙。”秦镜云淡风轻地笑了笑,转而反问道,“我也听闻,凭舟昔年是南泠书院的门生?”

江怀沙亦是笑道:“如你所言,也都是些旧事了。”

此言一出,二人便颇为会心地相视一笑,随意地低声交谈起来。不过多时,便有一名伙计先后为二人呈上菜肴,又意味深长地笑着说了一句慢用,才缓步离开了此处。

江怀沙回首瞥了一眼伙计的背影,旋即轻车熟路地在碗筷食盒之间翻找起来。秦镜见此,也索性放下了手中的玉箸,饶有兴致地打量起了他的动作:“凭舟还真是轻车熟路。”

“鉴明难道便看不出那人别有深意么?可莫要取笑我了。”江怀沙兀自笑了一声,从一方蒸笼的顶盖夹层中取出了一片折起的纸条,而后拈在手中向秦镜晃了晃,“都是些江湖人常见的手段罢了,不过如此看来,你方才的推断倒是不错。”

他这样说着,将手中的纸张徐徐展开,在匆匆瞥过一眼后便递给了秦镜,笑道:“瞧,甚至不必我们动身去拜访,这月海心明楼的总管自会前来。”

“如此甚好,你我还可在此多听几首曲子。”秦镜接过纸条笑了笑,重又透过窗牖看向了大堂的方向,“凭舟很了解这些人的行事?”

“……算不上。”

“你可真是不太擅长骗人。”

江怀沙微笑道:“那可未必。只不过很多时候,我觉得无甚必要——鉴明若有兴趣,不妨猜一猜?”

秦镜也只是轻轻笑了一声,似乎也不打算深言此事:“听闻宁朝此次平叛过后,广州刺史白懿行重新调回荆州接任旧职,而原先代行刺史公职的桓佑则受临贺郡侯举荐,转任湘州刺史。凭舟为此前冤案北上远遁,不知可有后悔?”

“后不后悔也都是木已成舟了,何况我那时若不走,只怕未必还能安然活到今日。”

“有意思,我记得当初他们给出的罪名是,认为凭舟与一名受连环坞指使的刺客关系匪浅。”秦镜说到此处,很是悠闲地品了一口菜肴,方才意有所指似的微笑道,“的确是个麻烦的罪名,襄阳又恰是连环坞时常出没之地,若是有人蓄意构陷,可不容易撇清。而若是……”

他一语未毕,雅间外便已有人轻轻叩响了门扉。

秦镜微微侧目瞥了一眼江怀沙,见他亦是一副正饶有兴致聆听的模样,便无奈地耸了耸肩,而后方才扬声对门外之人道:“请进来吧。”

“叨扰了。”门外之人含笑应了一声,方才徐徐推门而入,“在下斗胆猜测,秦将军与江校尉莅临许昌并非是所谓的移防,而是另有任命,正巧,本商会对此也有些许疑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