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沉沙> 二百二十、见微知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二十、见微知著(2 / 2)

也有意同行么?”

桓彦之不觉笑道:“我似是不该来此。”

桓梦之无奈地瞥了他一眼,随即微笑道:“我原本意在拜访叔父论些私事,只是因他尚在官署,方才来与道元四处走走。既然二位也有事相谈,我便就此回城了。”

说罢,她便向二人略一颔首,而后径自转身,向城内缓步走去。

顾宸晏若有所思地停驻了片刻,心知桓梦之多半是代京中的几位桓氏官员前来与桓佑商谈族中事宜,便也不再多问。他再度举步走入倾颓的棚户之中,抬手轻轻擦拭着木桌之上的痕迹,叹息道:“兵燹之祸,竟至于此么……”

“毕竟粮草屡次告急,前线又颇为吃紧。纵然有新城郡等地帮衬,也终归难治其本。”桓彦之自然明白他所指为何,亦是不觉黯了黯神色,轻声道,“好在战事结束得及时,否则……敌军继续这样围城下去,恐怕总有一日,军中也会搭起这样的棚户。不过,听闻前些年中原战乱之时,这等景象在淮水以北已是寻常。”

“是么……秣陵倒是一直可算是太平。即便昔年王肃叛乱之时,也远不及别处。”

“那毕竟是秣陵啊……”桓彦之颇为感慨地长叹一声,良久,又道,“长宁来了此处,或许能有些不同的见闻。无论外人如何议论,襄阳郡的属官与将士,都是感谢那几位的。”

“我见递入太极殿的奏疏中说,沔水北岸良田尽毁,南岸亦受到波及。新野郡南部数县原本尚在大宁掌控之中,议和过后,便也入了敌国之手。”

“蝮蛇螫手,壮士断腕。世上没有那么多两全之法,襄阳之事,皆是如此……只是新野诸县的百姓,大约的确会从此恨上我们了。孰黑孰白,我不敢定论,长宁,我只能告诉你,在那时的局势之下,保全重镇襄阳,便是最为紧要之事。”

顾宸晏轻轻地叹息了一声:“来日……还有机会么?”

“天下局势瞬息万变,来日之事缥缈,还是保住当下吧。”桓彦之无奈地摇了摇头,忽又问道,“那么,长宁可有决断了?”

顾宸晏颔首:“明日我会先行调阅官署中的文书舆图,再请当初的将士与属官做证词,约摸两日过后,便需请道元与桓郡守协助我调查粮草之事了。”

“……真快。”

“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如今我需要寻找的不过是些紧要的佐证。何况太后若当真有心下杀手,便不必多此一举命我来此了——暗处的敌人,才更危险啊……”

“朝中人大多以为是太后设局谋害琅琊王,她自然不甘枉受恶名,只是我也不信,她在此事中当真一尘不染。我听闻长宁秉性耿介,但方才堂姐所问的话……长宁恐怕也的确需要慎思。这并非关乎清浊曲直,而是幕后之人是否会因真相而选择鱼死网破。”

顾宸晏沉吟良久,方才退让道:“此后这段时日的调查自当秉公而行,我想桓氏既行事无愧,想来也不惧于此。不过……待回朝呈表之时,我会仔细斟酌奏疏的措辞,有些猜测,或许的确不当此时道出。”

桓彦之亦是明白如此退让已可算是极限,便也不再多言,只是抬眼眺望着天幕之上四合的黛蓝夜色,笑道:“长宁,时辰不早,我们今日且回城休息吧。自明日起,桓氏会竭力襄助朝廷的调查。”

“如此,我代御史台谢过桓氏高义。”顾宸晏施施然长揖,而后含笑侧身相邀,与桓彦之一同循着来时的官道,披着半天的夜色,向城中折返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