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清楚这个高中毕业证没什么含金量,但是在下乡的地方还是有点用处的。
说出去也是个高中生,陈柚在乡下给学生代过课。
在沪市相看人家,高中生的噱头不如几年的工龄有用。
正式工摆在那里意味着绝对不会拖一个家庭的后腿。
凤莲倾向于找有前途的后生,最低的要求是家庭不能够拖小家庭的后腿。
家里兄弟多的又不是被家长偏爱的那种绝对不能找,她是找对象好好过日子的,不是佛陀在世。
家里头爸妈都没有正式工作的不能要……
总而言之她家里条件摆在那里她自身条件摆在这里,她就不会去找比自己差劲太多的。
在凤莲看来,陈柚所有的可惜是从当年没能留在城里开始的。下乡之后的日子,在大潮流之中,太多的身不由己。
结婚生子早?
乡下人结婚是要比城里人早的。
新社会也才几十年,谁没有几个乡下亲戚?
正是因为清楚乡下是怎么一回事,那些儿女下乡的长辈,死活都不许自己的孩子在乡下成家。
粮油本是多少乡下人魂牵梦萦的。
是魂牵梦萦,更是求而不得。
没有下过乡的青年,跟下乡的青年是两回事,这年头到了年纪没有下乡的青年都是在城里有份工作的,两个小年轻一结婚日子都是会好过起来的。
城里跟乡下不一样,乡下还多子多福的时候,沪市已经有了少生优生的观念,一对夫妻一儿一女刚刚好。
晚风吹过,树叶呼呼作响。
凤莲心思飘的有些远,能够回城是陈柚运道好,她的爱人就不如她幸运,两个人分隔两地。
两个人里头有人能回城就是好事,就是有盼头的。
对陈柚结婚的事凤莲充满好奇。她依旧选择闭口不提——
人家不想说的话,她问了惹人嫌。
再说在一个厂里,这些事早晚会传到她的耳朵里,甚至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下周二你有安排没,我跟你一块都是周二休息,马上就是寒露天气一下子就要冷了,想做身新衣服。”
厂区就像是一座城,满足工人所有的生活需求。青年还是会有出去逛一逛的想法,外头是这样大的一座城,坐着电车从一头转向另外一头。
不想积极加班的休息日,搭上去百货商店的车,去凑人最多的热闹。
陈柚没有作多犹豫:“好啊!我恰好也却点东西要买。”
她笑起来的时候很有亲近感,凤莲点头:
“那到时候我们早点出发,也不知道哪里哪些人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商品琳琅满目不错,可有时候想要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总会差一步。
想起这种事,凤莲都觉得有些恼。